【基督教與中國文化】
一. 道學碩士/基督教研究碩士「中國文化研究」主修課程招生
面對著香港回歸中國的事實,信仰本色化的任務,是每位華人信徒不容忽視的使命。我們相信,在神學教育中增添有關中國文化的成分,並以中國文化的角度來評估現有的神學理論,是思考基督教本色化,及整合信仰與文化的首要條件。建道神學院在碩士課程裡開設「中國文化研究」主修,即盼望朝著上述的方向,適切時代的需要。
在課程方面,除了本院的專任講師外,我們將邀請來自中、港、臺及海外學有專精的學者任客席講師。去年,臺灣中原大學的林治平教授、及在美國進修藝術神學的何崇謙先生便專程來院講學。本季則有王列耀教授與查時傑敎授。明年更有梁元生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高級講師)及鄧肇明先生(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研究員)等等。過去我們曾開設的科目包括:「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導論」、「中國哲學概論」、「中國宗教」、「中國本色化神學」、「歷代來華傳教策略評檢」、「中國藝術精神與基督信仰」、「華人教會的屬靈傳統等」。
此外,為了讓同學對中國的情況有更深入的認識,方面我們會邀請來自大陸的宗教及基督教研究學者來院主持講座;另一方面,主修中國文化研究的學生,每年年底更有一次隨同講師前往國內訪問神學院及教會的機會。在九三及九四年,我們便分別訪問了廣東協和神學院、廣州的教會及廣西五個地區的教會。今年十二月,我們將前往武漢、南京及上海三地,專訪中南、金陵及華東神學院。
我們印備了課程簡介,欲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研究」主修課程的內容,或有關報讀詳情,請從速與本院註冊處或「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聯絡。截止申請入學日期為七月七日。
二. 兩岸菁英會長洲
在本學期,我們分別邀請到來自廣州的王列耀教授及臺北的查時傑教授任客席講師,開設「中國文化專題:基督教與中國現代文學」及「中國教會史專題:史料與研究概況」。王教授任教於暨南大學中文系,專長於中國現代文學,近年對基督教與現代中國文學的關係,有深入的研究。查敎授則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多年來從事中國教會史,特別是民國時期基督教史的研究,著作豐。兩位教授均學有專長,深信定能加強同學對有關課題的認識及興趣。期間,王列耀教授更於五月廿四日,為本院師生主講題為「解析話語、重組話語——長篇小說《花煞》與當代知識分子對基督教歷史的思考」之公開講座。
三. 國內交流
本年三月十六至十七日,梁家麟博士偕同宣道會西差會幾位同工訪問福州市福建神學院,與該院院長鄭玉桂牧師、副院長林志華牧師及其他同工交流教學經驗,並為全院師生作了兩次神學講座。兩院均有意探討日後進一步合作的可行性。此外,梁博士與邢福增博士亦將於六月底前往濟南,訪問山東神學院及山東大學「近代中國基督教會研究所」,然後轉往北京訪問燕京神學院。
四. 出版
從事及出版基督教與中國文化不同課題的研究,乃本中心的主要工作之一。繼梁家麟著《廣東基督敎敎育 (1807至1953)》後,「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叢書」第二種:邢福增著《文化適應與中國基督徒 (1860至1911)》亦已出版。本書主要從「文化適應」的角度,探討晚清時期的中國基督徒知識分子,如何在基督教文化東來的處境中,面對異文化與本土文化的差異,並開展關於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整合工作。本叢書由建道神學院出版,宣道出版社代理。
原載於《建道通訊》100期,1995年6月,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