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道主日感受】金巴崙長老會長長洲堂

郭鳳儀:

第一次到訪金巴崙長老會長洲堂,香港開埠第一間金巴崙長老會。這間約三十人的教會,有一種「家」的感覺,一位牧者,三十位家人(牧養好三十人的教會,也許比牧養三千人的教會困難),”將最好的獻給袮”,這小小的教會:群羊雖少,神恩不離;縱然不易,此心不移;禾場缺乏,神已全知;求主供應,保守引牽。

我們這班只練了兩天的速成雜牌軍詩班,有點擔心獻詩的效果。不過真正上場時的效果卻無與倫比,這一切不只出於我們自己的努力,乃是聖靈的幫助。願神悅納我們的獻呈,那份感動也常在我們和會眾的心裏--勇敢走出去,展視我們教導福音的權柄。

 

蘇燕茵:

這所數十人的教會給予本人一種「家」的感覺,牧者介紹此為香港區首間金巴崙長老會的堂會時,臉上掛著引以為傲的表情,讓本人學習到作主僕的忠心情操。

 

林秀芳Luke:

到處鬧青少年荒,這裡卻有青少年投入事奉。從會友的組合、教會的奉獻、事工之多元,看出多藝的學兄非常盡忠。求主賜福、使用他們在長洲繼續為主發光!

 

KWOK KIN NAN:

從傳道人口中得知金巴倫長老會長洲堂是香港第一間金巴倫長老會,看見神一直的供應,為他們感恩。求神帶領他們未來的發展方向,讓更多長洲居民得聞福音。

 

HONG PUI SAI:

今天是我人生第一次以詩班的身份在崇拜當中獻詩. 對於這個只練了兩天的速成雜牌軍詩班, 我都有點擔心. 不過真正上場時的效果卻無與倫比. 我知道這一切不只出於我們自己的努力, 乃是聖靈的幫助. 願神悅納我們的獻呈. 那份感動也常在我們和會眾的心裏--勇敢走出去, 展視我們教導福音的權柄.

 

YIM KIN KEI:

在一家人數比較少的教會聚會,一方面感受到很家庭式親切的感覺,另一方面卻為著教會缺乏營運款項與牧養同工而擔心。還望上帝引領他們。

 

Amanda Lei:

“將最好的獻給袮”能總結我今天的感受。來到小小的教會,看到忠心僕人將最好的恩賜擺上,感受到會眾用參與來支持教會,回應著牧者及神對他們的愛。讓我感到,群羊雖少,神恩不離;縱然不易,此心不移;禾場缺乏,神已全知;求主供應,保守引牽。

 

Dorothy Hui:

二十人左右的堂會,見牧者精心編排的崇拜程序、堂委幾十年來緊守崗位,沒因人數不多而鬆懈,提醒我對事奉永生上帝應有的堅持。

 

梁淼然Andy(Y-dip):

這次神學主日對我來說非常震撼,因為這次是我第一次去不夠30人的教會,全教會只有一位傳道同工,令我有一感覺覺得牧養一間30人的教會可能比起一間3000人的教會更困難!另一震撼的是在敬拜開始的時候,在場的景象令我回想起多年前一位在外地的宣教士分享他服侍的開荒教會,每星期平均只有3人,最多時有5人,下雨的日子更可能一個回崇拜的人都沒有,但宣教士仍然保持一個積極正面的心,每星期非常用心地預備講章,即使只有一個會眾,都會用心喜樂地講道,有時預備了講章和崇拜,但當日無會眾,而要取消崇拜。我聽了這見證非常感動,很難想像當你預備好了一切,但當日無會眾回來而要取消崇拜會是怎樣的心情,必定很難受,但宣教士的正面態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他的一個分享很有意思,「只要有一個會眾回來聽道,都要比心機講道,心情和態度要好像講給 200個會眾一樣,不可以有半點失望。」這不正是我們作傳道的應有態度嗎?!實在是很好的提醒和反思,一生受用!雖然今天這教會有約30人,絕對不是多年前宣教士所說的情況嚴重,但也令我聯想到這教會的牧者可能都會面對這些沖擊。第3個震撼是當我看到奉獻的數據和他說了這堂會是財政獨立的時候,想像到這位傳道同工每個月所得的收入會是多少,實在非常欣賞這傳道同工捨己委身的服侍!願主大大祝福這教會!

 

趙文健:

金巴崙長老會長洲堂由幾個信徒家庭組成,彼此關係緊密,體現教會一家。宣教師何先生蒙主恩賜身兼數職,更能演奏手風琴。為他們感謝天父!

 

諾衡:

感謝弟兄姊妹事前盡心的統籌(Angela),包括悉心的詩歌排練(Dorothy)及見證分享 (Edward)等預備功夫 ,讓主能引領我們一眾弟兄姊妹坦然無懼,帶著喜樂的心,勇敢走到長洲金巴崙長老會去,獻上美好的敬拜。

從青年崇拜的參與過程,觀察到教會年青人的活潑開朗的態度,傳道執事同心合意、認真擺上事主的喜樂態度,確實值得我學習。堂會人數雖少,但足見神的恩典看顧保守教會多年的發展,繼續為他們同工服侍的心和堂會事工擴展禱告!

原載於《建道通訊》175期,2014年4月,頁12。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