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見證】感謝妻子支持出席我的畢業生講道 / 馬仲德

在本屆畢業營會的閉營禮上,敬拜隊帶領我們一眾畢業生同心唱著《我心屬於祢》:「……我唯一禱告,唯一的呼求,是祢能悅納我,獻上的全所有。願我這一生,成為祢器皿,來完成祢旨意。」詩歌中的每一個字都在我內心鏗鏘地還共鳴,搖據我的靈。

畢業下山,在一般人看來是一個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刻,要建功立業,但主提醒我,焦點要校正!我們要追求的並非甚麼個人的權力和成就,而是祈求神悅納我們一生的奉獻,為主所用。

在蒙召進入神學院前,我經常帶著小朋友和青少年人上山下海,攀樹、露營、背遊異國,身處戶外的時間比室內多,莫說要提筆寫字了。這樣的我將要修讀碩士課程?寫神學及釋經專文?看海量的學術書籍和期刊?記得當初確定要入讀建道神學院後,自我懷疑和戰競的心就一直伴随著我,成了我屬靈生命操練的課題。

第一年的秋季學期,我的信心因希臘文的成績僅僅合格受到重挫,我一時難以面對現實,腦海泛出很多噪音,質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神的呼召。第二年在教會實習期間,我負責統籌一個合灣短宜及登山旅程,期間碰到極大颱風的吹襲,原訂的一切行程完全無法進行。在一個晚上,我再次懷疑自己的判斷,決策和領導能力,情緒低落了一整個晚上。即使到了第三年的畢業年,那把自我懷疑的聲音猶在,並總在我軟弱時,變得特別響亮——神學生比較神聖嗎?傳道牧者就必然有充足的信心嗎?我們有比其他弟兄姊妹可誇之處嗎?當我發現自己其實一無可誇的時候,我仍然會選擇忠心堅持事主嗎?

「我為甚麼這樣悲傷?我為甚麼這樣沮喪?我要仰望上帝,還要再頌讚他;他是拯救我的上帝。」(詩篇42:11,TCV)當我在悲傷,沮喪的時候,詩人竟還呼籲我去仰望和頌讚,看似很沒「人性」,然而就在我內心十萬個「不願意」的時候,主卻一再向我強調:「我是拯救你的上帝」!當我落入困苦和哀愁中,仰望和頌讚就成我屬靈生命的一種宣告,認定主才是我的拯救。

前院長梁家麟在《建道小說》講及:「學習是一個手段,一個過程,目標不在於學習,而在於使學習者的靈命成長,心志堅固,道德改進,知識加添,經驗豐富,視野擴闊,事奉的能力增強。」走過三年的「學習旅程」,除了知識和視野的增加外,主持續磨練了我的心志,雕琢了我的靈命。如今的我深深知道,即使我仍有軟弱,仍有自我懷疑,但我可以選擇仰望和讚頌。我不必追求炫耀自己的事,只需單單地奉獻我的所有,成為主的器皿,一生為主所用,以成就祂在我身上的美意!

感謝主,常與我同在!感謝太太,常肯定和鼓勵我!感謝同學們和守望者,常支持我,並為我的生命禱告!願榮耀歸主!

原載於《建道通訊》220期,2025年6月,頁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