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道自建運動】在亂世,爾道自建 / 高銘謙

我們都被困在亂世,任何人都無法獨善其身,正如詩篇的詩人也是一樣:「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水雖匉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詩四十六1~3)

詩四十六1~3中,「在」這介詞重複了五次,當這介詞連接不定式(infinitive)時,便需要譯作「在……時」。這樣,這五個「在」出現在以下位置,以下是它們的原文直譯:

  1. 在患難中1節
  2. 在地改變時2節
  3. 在山搖動時2節
  4.  在海的心2節
  5.  在它的漲起3節

這五處的「在」,指出了經驗神作為避難所的場景「在」與時刻「在……時」。避難所的經驗不是在安穩與自在的場景內,而是在失控、無助與乏力的時期,患難便是經驗避難所的原材料。神作為避難所,不是為了使我們脫離這些失控的「在」,而是要讓我們看見:就算這些「在」有多麽大的壓倒性,主也應許我們能「不害怕」3節。反而因為我們正處於這些困擾的「在」,我們才明白甚麼是從神而來的「力量」與「幫助」1節

經文用很多自然界的圖象說明這些「在」的時刻及場景,我們可以把當中的「在」分為兩個類別。第一個類別便是「地與山」,也就是地上的類別,地上是一個不動搖的領域,現在詩人卻經歷地震與山的搖動。地的震動與山的搖動說明人所能控制的領域很有限,我們不可以把眼前的安穩看為理所當然,山的搖動與地的移動表明人很多時都不能控制大局。

第二個類別是「海」,當中包括「在」海的中心及「在」它的漲起,這叫我們聯想到約拿先知的經驗,就算他決心逃避耶和華的呼召,神也讓他看見:他在魚腹中的生命不是由自己作主,連死亡也不能夠由自己控制。整本舊約中就只有約拿曾身處在海的心臟地帶,他只有處於這個海中心的「在」,才第一次向神發出禱告,明白自己的生命及使命都只能用來回應神。

當我們處於安穩的伊甸園,我們便以為自己能呼風喚雨,但當我們走進讓人卻步的流淚谷,我們才明白自己多麽不堪一擊,才明白自己能掌控的東西是那麼少,才體會原來自己不是神,也才能開聲呼求神的介入,才明白甚麼是避難所。

無可否認,我們都身處「在」這個時代,這是一個流離、移民、疫症、不義、黑白顛倒及失控的時代,我們都身處在絕望的「在」當中。然而,舊約的人物都是在亂世被召,摩西出世時差點沒命,但神卻使用法老女兒由水中救起他,他在曠野的火前被召,在十災中帶領以色列民離開埃及,在西乃山上面見神,在曠野行走四十年。原來,在亂世中,才孕育出摩西大衛被膏,立刻被掃羅追殺,他常與非利士人爭戰,卻唱出感人的哀歌與讚美詩。大衛哀歌的傳統,是在亂世中孕育的以利亞生於惡王亞哈的亂世年代,耶洗別殺害耶和華的先知,在迦密山事件後,她還要追捕以利亞,以利亞求死,卻最終只有他不用死而被接升天。原來,這亂世孕育出偉大的先知還有以利沙、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以斯拉、尼希米、以斯帖,他們的共通點,都是生於亂世。而整本舊約都是在亂世中寫成的。因此,若果身處在亂世的我們能與這本在亂世中孕育的聖經接駁,便能看見神在亂世中的作為,也真實地感受神作為避難所的真實。

在過去的一年,《爾道自建》堅持以不收費的方式來服侍華人教會,讓信徒能與聖經接駁,以靈修與默想來看見神的真實與作為。在疫情爆發之前,弟兄姊妹藉著《爾道自建》手機程式與流動裝置而進行每個月靈修的平均人數為98,052人(此數字並不包括夥伴教會與其他平台的下載),但自疫情在全球爆發之後,同樣的數字為216,185人,當中香港的用戶佔這人數的75%。我們在疫情期間沒有進行特別的推動或宣傳,限聚令及其他限制也無法讓神學院舉行講座及營會,我們也沒有刻意推廣《爾道自建》,但用戶人數卻增長了一倍以上,而這在現象的背後,我們看見人在亂世與疫症期間何等需要神的話語來安慰心靈,並以聖經來透視生活及前行的動力,這是因為聖經本身都是在亂世寫成,聖經人物的經驗及掙扎立時與我們當下的處境產生互動與共鳴。若果我們深信神是那一位不變的神,昔日神如何在歷史的亂世中拯救祂的百姓,而祂的百姓如何在亂世中見證祂的真實,那麼我們也深信同樣地,神會在這我們當下的「在」當中拯救及帶領祂的子民,而教會作為神的子民也一樣可以在亂世中見證祂的真實。

作為《爾道自建》的主編,我自己實在沒有足夠的智慧作帶領與服侍,但這是一個恩典的位置,讓我能第一身見證神如何使用這事工來祝福弟兄姊妹的生命,而在疫症期間,我更體會人的無能與神的大能,在種種限制與不穩當中看見神如何使用這種網路上的事工傳說祂的話。我們一班建道老師堅持釋經靈修的寫作,這裏沒有個人英雄主義,《爾道自建》是團隊的服侍,是一種集體的意志與使命,一同認定在這亂世,神有話向這一代的華人教會說,而我們都帶著恭聽的心作回應、默想及行動。

在亂世,給耶穌基督作見證的,就是這經。

原載於《建道通訊》202期,2021年1月,頁7-9。

作者簡介

高銘謙

副院長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