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道學刊22期
2004 年 7 月 1 日
宗教工具論──中共對宗教的理解與利用/梁家麟
本文旨在研究中國大陸政府的「宗教工具論」的理論和實踐。作為一個無神論政權,中共否認宗教有任何本然價值,其最大的現實意義是被世俗政權利用為政治的工具。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宗教曾被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政權所利用,這是中共視之為反動的最大原因。
2004 年 7 月 1 日
近代中國基督教史的研究趨向──以美國及台灣為例/邢福增
西方及華人學術界對近代中國基督教史這個專門領域,多年來累積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美國、中國大陸及港台地區等學者都在這方面出版專著及論文。
2004 年 7 月 1 日
Toward A Theological Hermeneutic Of Testimony Paul Ricoeur On Witness To The Kerygma(朝向見證的神學詮釋──保羅.李克爾論宣道的見證)/林子淳
本文闡釋保羅•李克爾(Paul Ricoeur)在1960至1970年代初的神學論述,指出其作品展示了一個對見證(testimony)的神學詮釋,而其在1970年代起發展的聖經詮釋乃為此議程之必要蹊徑。對李克爾而言,見證乃為人類對神聖在世啟示的原初肯定,他的後黑格爾 - 康德框架(post-Hegelian Kantian framework)為其哲學與神學討論提供了基礎。
2004 年 7 月 1 日
反分離的分離者──加爾文論教會/蘇遠泰
本論文探討加爾文的教會觀,主要從兩方面討論:第一,他如何反對重洗派的分離主義,並指出凡是有聖道的宣講和聖禮的執行的,已經是真教會了。第二,加爾文如何支持宗教改革者脫離羅馬大公教會,並指出因大公教會的偶像崇拜,使她失去了成為基督教會的資格。
2004 年 7 月 1 日
論巴特神學人論中人與上帝的關係性/鄭順佳
巴特反對現代性的自主自我,他對康德的超驗進路背後的前設,即人內具本然核證啟示的能力,甚不以為然;巴特對士萊馬赫把上帝簡約成遙不可及的宗教感受,亦不敢苟同;對黑格爾把上帝的作為賦予必然性,也無從認可。但是,巴特卻盛讚祈克果的上帝作為全然的祂者。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