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道通訊164期

【院長的話】伯樂與千里馬――為教會尋覓領袖 / 梁家麟

神學院的存在目的,是為教會培育人才。不得不指出,這些年間教會的一些轉變,對神學教育造成相當困難,必須呼籲廣泛關注。

規限、限制、無限 / 陳愛明 神學士(第101屆畢業生分享)

四年新學生活實在精彩, 希望從三個「限」分享四年所經歷的: 規限、限制及無限。

心路歷程「ABS101」/ 梁琬瑩 道學碩士(主修跨文化研究)

於06年入讀建道的晚間課程;繼後在08年才轉為全時間的神學生,至今已有五年了。在回望這段日子,不是看到自己的放低和付出;反而更深體會神恩處處,經歷祂奇妙的應許。

全是恩典 / 葉祖漩 道學碩士(主修聖經研究)

三年神學生活實在多姿多采。除了學科上學習教會歷史、系統神學、希臘文、希伯來文、講道法外,每位同學也會參加學院的屬靈操練營、學生會、佈道團、詩班、義務工作、早會、關心小組等等。

上山.下山 / 顏志良 道學碩士(主修聖經研究)

三年上山學藝的光陰,轉眼便過了,是時候下山了。
近日有人問我:「若可再選多一次,你還會選建道神學院嗎?」
我回答:「為甚麼不會?」

「耶執羔」的故事 / 麥幸如 道學碩士(主修輔導)

筆者十分喜歡母會的一個小組名稱「耶執羔」,這當然不是可以食用的椰汁糕,而是代表由「耶穌基督所執拾回來的羔羊」之意。所以,想以一個「耶執羔」的生命故事,作為筆者的畢業見證。

「一公升恩典」 / 鄧吳佩玲 道學碩士(主修基督教教育)

恩典、恩典、恩典...

謙卑.禱告.學習 / 潘仁義(普通話教牧學碩士)

在此我謹代表全班同學向院方所有老師及後勤員工表示衷心的感謝與無比的敬意。您們的每一滴汗水與付出,天父都會紀念的。我們也只有在自己所服事教會的崗位上盡心竭力,忠心事主,作為報答。三年建道學習,終身成為建道人。

讓心變得更年輕 / 江祝林(普通話教牧學碩士)

第一次坐渡輪到長洲,沿山頂道進入建道。聽譚靜芝博士講「崇拜學」,好像走進生命的殿堂,流水潺潺,鳥語花香;再聽湯老師講「神學與牧養(一)」,如負重登高山,路崎嶇,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