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共和國短宣之行 / 曾景雯

序言

蒙古族乃匈奴族後裔。其帝國曾一時遠披今日的韓國,直達中國的太平洋沿岸,橫跨兩大洲至亞得里亞海 (亞美尼亞)。蒙古人原為遊牧民族,住在蒙古包,追逐水草。後來成吉思汗興起,聯合蒙古東部落建立一大帝國。他的孫忽必列汗成為蒙古帝國最有勢力的領袖。在十三世紀忽必列汗自立為中國的皇帝,並建立元朝。

受到西藏喇嘛佛教的影響,蒙古帝國在1588年奉佛教為國教。由於外患的攻擊和國內各汗的勾心鬥角,蒙古帝國不久便崩潰。其後中國的滿清皇朝控制了蒙古,由1691年起至1911年為止蒙古都在滿清統治之下。1911年國民革命,推翻清朝後才宣告獨立。1921年蒙古趨向馬克斯主義,並於1924年成為蘇聯以外第一個共產國家。隨着東歐和蘇聯解體,蒙古轉向民主改革,在1990年舉行第一次公開多黨選舉。今日的蒙古共和國地處於中國以北和俄國之南。

蒙古雖自此發展市場經濟,卻遇到許多難題。她從前靠俄國供應各樣貨物、食物和原料,1990年的改變卻帶來食物短缺、物資不足、造成高失業率、週期性的電力和水力中斷。人民更失去了安全感。人民渴求平安。故此在1992年的選舉中共產黨重新當選。無論如何,今日的政府仍然堅持民主改革,建立能以進入國際市場的經濟。

蒙古之福音工作

縱然成吉思汗有少數後人是涅斯多流派的基督徒,但基督教對國家並沒有影響。在1990年之前,除北韓和亞爾巴尼亞外,蒙古是最難進入的國家。但轉向民主後,基督徒能公開傳教。在1990年蒙古約有十個信徒但沒有教會。今日,集中全國四份一的人口,蒙古的首烏蘭巴托,有四、五間教會。有幾間基督教機構已正式跟政府註冊以使全職和帶職的基督徒工作者進入。蒙古需要專業人士去幫助建立國家經濟,同時亦分享基督教的信仰、栽培初信者,訓練門徒等。

在今年八月,我和六位神學生到蒙古一行。藉著當地的工作發展,神給我們很大的挑戰。深相信神能用得着我們,我就聯絡當地的基督教機構作他們的合夥人。在行前訓練時,我們被題醒應該多通容、多接納,常驚覺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亦不要容易氣餒。建道的口號:「開荒、吃苦、火熱」幫助我們將跨越文化宣教使命看得透徹。縱然人不能完全脫離自己的文化影響。

當我們在烏蘭巴托踏出機場時就感受到蒙古確是一個美麗的地方。然而二十年的蘇聯統治,亦留下了不能磨滅的痕跡。蒙古文亦已換成了俄國字母。有部份清朝遺留下來的中式建築物,但大部份的大廈公寓都是俄國的建築。在蘇聯勢力的轄制下,蒙古人不能敬拜其先祖英雄成吉思汗,又不可以用蒙古字。今日蒙古人返到他們的根源地,很多人開始敬拜先祖英雄成吉思汗。在未來幾年亦會漸漸回復蒙古原用的文字。

放映「耶穌傳」

因為大部份的人口從未聽聞過耶穌,於是一間基督教機構在今年一月開始放映了「耶穌傳」的計劃。到了九月,蒙古的十八個省份都已放映過,這機構亦同時派發蒙古語的路加福音。我們參予烏蘭巴托三個教會一連八晚在烏蘭巴托市區和市郊外的放映計劃。因為露天放映的緣故,我們要等到天黑才可以開始,同時要為好的天氣祈禱。蒙古的基督徒對於裝放置器材非常純熟,而放映幕亦容許前後兩面觀看。

逐家的邀請和擴音器的宣傳吸引來一大班羣眾。有一次,正要開始放映的時候,天就下雨,但羣眾卻安然等候,故此我們用雨傘遮住放影機來放。就是發電機在中途停掉,人羣還是耐性地等候我們歷時一句鐘的搶救,然後繼續冒着毛毛細雨看完影片。在另一個晚上,安裝器材的時候天色突然轉黑,狂風捲起一陣風沙,跟滂沱大雨,雷電交加。我們袛好聚在一處憑信心禱告。禱告完畢的時候天氣就漸漸轉為晴朗。就在這繁星之夜,五百多人參加了放映會。為神奇妙的干預我們獻上讚美。之後,羣眾又踴躍地索取路加福音小冊子,可惜我們沒有足夠的小冊子分派給他們。

我們的隊員亦參加過五人一組的放映隊伍,其中包括西方人和蒙古人。他們乘坐吉普車到兩個省份,甚至到俄國邊界放耶穌傳。對同學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他們要學習用英語和人溝通,也要信靠神帶領他們整個旅程,穿過曠野路和小溝。其中一組在行程的早期丟了汽車的一個前輪。讚美主,意外並無發生。另一隊伍幫助修理車輪,之後繼續上路。隊員也學習過簡陋的生活;到訪蒙古包的主人,吃能夠獲得的食物,甚至學曉不用水洗澡,用原始的廁所等。

在小鎮戲院放映耶穌傳的時候,學習和當地人混雜,通過繙繹員解答問題。在一處地方位同學用國語帶領一位內蒙朋友接受基督。縱使「耶穌傳」計劃是一項福音預工,但反應甚佳看有幾個市鎮的參加者都要求隊伍再回去,好讓他們多認識關於耶穌和基督教的信仰。

蒙古聖經訓練中心

蒙古語的新約已經由繼品思 (John Gibbens) 繹好。而全本的舊約仍待繙繹。因着地方教會的興起和信徒不斷的成長,訓練本地信徒事奉神是刻不容緩的。一所聖經訓練中心的前身在官方準許下四月開始,而聖經訓練中心則在八月正式成立。學生每隔兩月在聖經訓練中心上課兩星期在其他時間則在教會事奉,或在其本身職業或學業中見證。我們就在聖經訓練中心,用四天的時間作短講和見証分享。

有趣的是,五十二個同學中,百分之四十五在二十歲以下。大多數信仰比較幼嫩。他們先前沒有很強的基督教背境,實在須要培育和門徒訓練,而不袛單單訓練他們事奉神。

其中一位學生設立了家庭查經團契,我們在他家裡幫忙帶了幾次查經。神給我們機會,在一次查經時引領八個蒙古人信主。這是人心渴慕神的証明。

接觸華人羣體

據資料顯示,烏蘭巴托有1500-2000個華人,他們從未聽過福音,所以我們希望與他們接觸和分享福音。那裡有一所華人學校。在該校受教育的大部份是華人,少部份是蒙古人。該學校袛有初中程度,而大部份的教師都是該校的畢業生。我們知道學校的經濟來源有限,教師月薪是一般蒙古學校的一半。如果海外的華人能幫助他們在更好的區域裡,興建一所較好的校舍,令到他們的教育程度提高。相信會加強基督教在華人羣體裡的影響力。若你有興趣幫助的話,可以聯絡我索取一份草案 (備索)。

此外,我們的隊伍認識香港浸聯會牧者團有機會認識一位華文學校畢業生。聽過福音後她就成為當地第一位華人信徒。她友善地邀請我們到她家拜訪她的家人和鄰居。神開路給我們在她家放映「耶穌傳」的錄像帶,又和他們分享福音。他們深為影片感動,一共十二人接受耶穌為救主。為人對福音的開放程度我們真要讚美神。

他們都沒有基督教背境,我們送他們聖經並教導他們每日讀經祈禱。他們都非常受教,也愛唱我們教的詩歌、藉着栽培,我們看到了生命的改變。後期有一位姊妹到蒙古工作幫助跟進他們。請為他們祈禱,好叫他們的信心堅強,在神的恩典中長進。並且藉着他們有更多的華人和蒙古人 (他們也講蒙古語) 信耶穌。

總結

縱使蒙古是一個共產國家,它卻是一個開放的禾場。神在當中做奇妙的作為,信徒的人數天天加增。莊稼多,工人少,蒙古需要人幫助他們訓練人才,來建立國家和教會。帶職事奉的人,尤其是有神學訓練的,是可以有效地服事當地的蒙古人和華人。

原載於《建道通訊》90期,1992年12月,頁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