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尋覓覓」座談會彙報/何啟明
2010年10月19日為建道每年一度的「宣道日」,實習部趁宣道會區聯會的執委及幹事們到學院來介紹宣道會的工作以及關懷宣道會學生之便,邀請了總幹事姚添壽牧師、副總幹事郭瑞榮牧師及莫澤明牧師為應屆畢業生主講「尋尋覓覓」座談會。三位富牧會及機構事奉經驗的牧者,分別從個人呼召與訓練、個人成長與經歷以及堂會背景與同工配搭三個角度來看神學生如何選擇合適的事奉崗位。講座結束前,由副院長陳耀鵬牧師講述他如何體認上帝在過去三十年,帶領他在三個不同的崗位事奉;直至三年前他怎樣認定上帝引領他從加拿大返回母院事奉的心路歷程。
偉賢[1]是一位三十多歲、已婚以及育有兩位念小學的子女的碩士三年級學生,他經過了兩年的週末實習以及八個星期的暑期全職實習事奉後,確認上帝對他的呼召;更肯定上帝賦予他的恩賜以及更確認上帝給予事奉的負擔。他參加這個座談會,一方面是實習部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他想更全面地去了解及認定上帝對他工場上的引導。以下筆者會從他的角度,代入他的處境,用第一身的手法來報導這次座談會,及神在他尋覓事奉崗位方面如何幫助他。
我懷着一個開放的心參加這個「尋尋覓覓」的座談會,深信上帝會透過祂的僕人幫助我更清楚前面的事奉路向。莫澤明牧師的分享,讓我更深確認,走上事奉的道路是一個明確的選擇。雖然在世人眼中看來這樣的選擇是一種損失,是放棄了優厚的薪酬以及美好的前程,但我更深體會這並非是一種犧牲,而是上帝的深恩厚愛,是祂不嫌棄我,讓我擁有這份事奉祂的福分。還記得昔日剛從大學畢業,就在政府部們擔起社工的職分。不到幾年,自己也被提升為某部門的主管,更與在大學時所認識的女朋友結成連理。她在某中學執教鞭,我們兩口子工作穩定,入息豐厚,更在教會中熱心事奉。婚後不久,上帝又連續的給我們賜下一對可愛的兒女,他/她們也相繼入讀小一及小三。我們的家可算是小康,無憂無慮,熱心事奉,教導孩子在上帝的恩典中成長,成為教會青年人的榜樣。如此活下去,應該是不枉此生,不違天示吧!
呼召、負擔與訓練
就在這個時候,自己的內心總是有點戚戚然,覺得自己所做的工作雖然頗有意義,可是總認為如此活下去並非是最聰明的投資。自忖自己年僅三十,並非踏入中年危機的時期,而且升職機會擺在面前,為何會有這種不安現狀,想着要有更大的工作意義與生命挑戰呢?
就在此時,我想起了大學時期上帝透過不同的渠道向我說話:在某次個人讀經靈修時,耶穌昔日對打魚的門徒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四19)這句話,像親自對我說的。再者,在教會某主日崇拜講道中,我聽到了上帝對以賽亞先知的說話:「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賽六8上)這句話我已經耳熟能詳,但不知為何,當日,這句話卻銘刻於心,並且對以賽亞的回應十分認同,他的回應也成了我的回應:「我在這裏,請差遣我!」(賽六8下)。我雖然在教會中已很熱心事奉,也渴慕追求真理,更已將生命擺上,但那兩次的相遇經歷,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是上帝呼召我,要我放下工作全心及專心地事奉祂。這次座談會,聽到莫牧師提醒我們尋覓工場必先返回最重要的信念,那就是「蒙上帝呼召,作真理的僕人。」當他提出這個最基本和最首要的條件時,我心裏大聲地回應說:「阿們!」
這正是我三年前進入建道神學院的原因,我知道在這所「百年老店」裏給我有穩固扎實的聖經基礎、提供多元化的科目訓練、靈命的操練、宿務生活的磨練、佈道團以及實習工作的鍛煉等等。再者,學院的師生關心小組制度更加深了師長與學生及同窗之間的情誼,讓我們將來出工場後,都有一個無形的支持系統,免去孤軍作戰、單打獨鬥的困境。這兩年多的造就與實踐,上帝讓我認識到自己在講道及教導上的恩賜,更加深了我對牧會的負擔。從莫牧師的提醒裏,最深刻的仍然是那句:「技巧是次要,僕人的生命以及上帝的道是最重要。」那時《詩篇》的那句總結大衛事奉的話再次浮現在我的腦海中,詩人說:「他按心中的純正牧養他們,用手中的巧妙引導他們。」(詩七十八72)就在我嘴嚼回味這句話之際,郭瑞榮牧師那如雷貫耳之聲將我的注意力拉回到會場之中。
性格、恩賜與經歷
郭牧師提到選擇工場要考慮到自己的性格和恩賜。他提到「教新的性格評估」對我們這些準傳道人會有幫助。我也頗認同他的看法;其實,入學前性格評估是建道入學考試的其中一個指定動作。因此,我也略知自己是屬於外向(extrovert)或內向(introvert)、偏重思考(thinking)仰或是感受(feeling)、側重感應(sensing)或是直覺(intuitive),以及偏向判斷(judging)或是意會(perceiving)。
我認識自己並非是開山劈石,大展鴻圖及勇往直前的那種性格。因此,若非上帝特別引導,開荒植堂或機構主管應不是我的首選吧!文字工作方面,自己也很喜歡,可是參與佈道團的文字部後,使我更清楚知道這並不是我的專長,更沒有這方面的負擔。佈道工作方面,我都很投入佈道團的個人佈道組及恆常找機會作福音探訪佈道的事奉。然而,負擔與果效仍有相當的距離。因此,我也認識到佈道恩賜也非我首要的恩賜。傳道牧者要佈道,但這並非是我最有果效的事奉。
這些思想不斷在我腦海中盤旋,郭牧師的聲浪又再次將我的注意力帶回到會場。他提到近來較多人認識的美國南加州橙縣馬鞍峰教會之華理克牧師(Rick Warren),用「你的特色」
(S.H.A.P.E.),從五方面來了解自己事奉的崗位,即發掘恩賜(Spiritual Gift)、聆聽心聲(Heart)、運用才能(Ability)、認識個性(Personality)及善用經歷(Experience)等。[2]與此同時,我的腦海又重現了進神學院前所看過,對我了解自己恩賜的兩本好書。[3]然後,我又想到剛過去的暑假在某中小型教會完成了八個星期全時間實習事奉的體驗,確實助我更清晰前面事奉的崗位。
上帝在這八個星期的牧職訓練為我預備了一間三至四百人的中小型教會。主任牧師是一位四十多歲,滿有經驗的牧者,他給我全面性事奉的體驗,包括了參加執事會會議、婚禮、喪禮、醫院探訪、推動策劃一個福音營以及帶領短宣;更讓我有教導及講道的機會。以上種種活動,主任牧者都在旁觀察,貼身指導;他更定期與我分享他對我的看法,分析我的強弱之處和需改善的地方等等。會眾和他對我的教導和講道事奉的積極回應與讚賞,都烙印在我內心的深處。牧師還鼓勵我多在教導和講道上進深,認為假以時日,我必會看見勞苦的果效!我不敢自恃,只將會眾以及屬靈長者的評語放在心上,向上帝禱告,若是祂要我在這方面服侍祂,求祂繼續為我開路,給我更多操練的機會。我覺得到中小型堂會事奉,會給我更多教導和講道的機會,於是,我認為應朝着這個方向去探索前面的工場。此時,姚添壽牧師擲地有聲而又堅定的聲音又將我帶回到座談會中。
宗派、堂會、同工
姚牧師是建道八零班畢業的校友,自從1980年畢業後,他就在母會宣道會宣恩堂作堂主任,牧養事奉了二十年之久。然後,從2001年開始才轉到宣道會區聯會擔任總幹事一職。他長期在同一教會的深度牧養,以及配合機構領導角色所需的廣遠視野,使他更有資格地叮嚀我們這羣將要出道的後輩。姚牧師提到尋覓工場要考慮宗派背景以及堂會的大小。某些宗派歷史悠久,較重禮儀;更有些是側重靈恩。歷史悠久以及較大型的教會就愈難更新改變。此外,會友的社會階層也要考慮,自己的背景是否配合,基層的教會需要更貼身的探訪關顧。另外,教會的過往歷史也得考慮,因為深受創傷或遭遇分裂的教會,會友對同工的信任較為緩慢。以上簡單的分析非常實際!
我想到自己是在一間福音派的獨立教會成長,加上第一年想擴闊自己的視野,就找了一間禮儀教會作週末實習。看來這些側重禮儀及嬰兒洗禮的教會並不適合我的個性與成長背景。教授教會歷史的老師曾提到嬰兒水禮已實行了十多個世紀,而成人洗禮只是近三、四百年才實施的。至於《聖經》是主張嬰兒水禮或成人洗禮,甚至是灑水禮或是浸禮,確實很難有百分之分的定論。我尊重這些禮儀宗派的聖約神學立場,但自己的成長背景與領受,都是傾向於成人浸禮和較活潑創新的崇拜儀式。這時,我想到某教牧學教授提到北美某教會分裂的表面原因正是一位獨立教會的牧者曾接受一間禮儀教會的應聘,而後來卻因禮儀事由造成了不歡而散、會眾分裂的傷痕。聽到姚牧師的分析及座談會的答問,我已定意若非上帝特殊選召,我也不會向禮儀教會這個方向去尋找工場。再者,我在神學上對靈恩存謹慎開放的態度,因此,較極端的靈恩教會也不是我的選擇。那麼,我應朝哪個方向尋覓工場呢?我是否在劃地自限呢?我有點模糊、迷惘!
其後,姚牧師再繼續談到同工配搭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他提到要留意堂主任的領導風格,他/她是屬獨裁型、父親型或是民主型的領袖呢?同工團隊的人數多寡也影響到關係的疏離與親密;還有,堂會的大小更決定了恩賜是否有更大的發揮機會與更廣闊的事奉空間。聽到這裏,我也大概知道找間甚麼類型的教會了。我的心意是想跟隨一位富經驗和以民主方式領導的牧者,因我也有自己的主見,是喜歡發表意見的小子。這樣的領導方式,使我有更多機會表達意見,同時也學習順服,接受帶領。看來二至四百人的中小型教會較為合適,因為這會給我有更多的空間發揮教導和講道的事奉以及與同工建立緊密的關係。
經過了這三位牧者的分析,我開始對前面應走的路和事奉崗位略有頭緒。剛完成牧職實習的教會似乎很配合我的背景與恩賜。這教會已有十多年的歷史,是一間注重宣教及傳福音,且有宗派背景的中小型教會。同工人數連主任牧師共有四人,分別負責兒童、青少年、傳福音以及差傳事工。他/她們都是較年輕未婚的傳道人。牧師正要找一位負責栽培教導事工的已婚傳道人。我自忖到這間教會事奉,會給我有更多機會作教導和講道,操練事奉技巧的空間也較廣闊。既然那位主任牧師也略曾提出叫我畢業前的半年也繼續在他的教會裏實習,我相信,這也是一個讓我更加清楚工場的機會。於是,我回家後將今天的講座內容以及心得想法與太太分享,一起為這件事切實禱告。我深信配偶的認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想到這裏,副院長陳耀鵬牧師帶來滿堂歡笑的分享,又把我的思緒帶回現場中。
負擔、需要、挑戰與策略
陳耀鵬牧師應實習部的要求,以他個人的經歷來總結這個座談會。他是一位眾人皆知,曉得用簡單的標題幫助人記憶的講員。他用「負擔」、「需要」、「挑戰」及「策略」四句話來總結過往及現今工場的事奉。自從1977年建道神學院畢業後,陳牧師隨即遠赴美國芝加哥的三一神學院進修,畢業後因對美國華裔青少年的負擔而留在芝加哥華人浸信會服侍華裔青少年四年之久。後來,他因學兄蕭保羅牧師為要尋找負責英語青少年牧者,而住在他家中。在無心插柳之下,他看到了一間五百人教會而只有一位主任牧師需要同工的情況下,毅然決定轉換工場到加拿大的溫尼辟(Winnipeg)市,擔起英語青少年的傳道工作。四年後,上帝給他一個挑戰,到溫哥華承接一位將要退休牧師的棒子,承擔主任牧師的工作。他在誠惶誠恐之下接棒,轉眼就是二十年的時光。教會在他的帶領下,乘着移民的浪潮,不斷向大溫哥華地區植堂,碩果纍纍。看來,這應是他安然度日,享受成果的日子,然而,他卻回應建道母院的邀請,回流香港,擔任教牧系教授及副院長的事奉。
陳牧師娓娓動聽地講述上帝過往的帶領,而我們這羣準傳道正在前瞻前面的路向,他的分享確實給予我們一個非常好的參考。當我們還在享受這段分享時,各人的肚子卻開始咕咕作響,提醒我們是時候吃晚飯了。於是,我們向幾位講員鼓掌道謝,帶着豐富的屬靈領受,移步到飯堂去。我們都存着感恩的心多謝父神為我們這班畢業生預備靈裏及身體的食物。我們也深信祂是那位耶和華以勒的上帝,為我們預備合適事奉工場的主。
往飯堂的途中,腦海中又浮現出某教牧系教授曾引用加爾文曾提過的「外在」與「內在」的呼召。加爾文指出內在的呼召是個人隱私的領受,而教會透過事工的配搭成為外在的印證。[4]想到這裏,心中有種難以言喻的穩妥,上帝既呼召我,也必給我教會的印證和合適的事奉崗位;而我的責任只是緊緊地跟隨祂,明白祂在我身上的旨意,一心順服踏上每一步。
註釋: [1] 這名字乃虛構的姓名。 [2] 參華理克(Rick Warren)著,楊高俐理譯:《標杆人生:建造目標導向的人生》(美國:基督使者協會,2003),頁257-280。 [3] 彼得.韋拿(C. Peter Wagner)著,盧家馼譯:《你的屬靈恩賜》,再版,(香港:亞洲歸主協會,1986)及甘陵敦(Robert J. Clinton)著,王一平譯《屬靈恩賜》(香港:天道出版社,1996)。 [4] 參Robbins, Paul D. When It's Time to Move: A Guide to Changing Church (Waco: Word Book Publisher, 1985), 9.
原載於《建道通訊》162期,2011年1月,頁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