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道情】六五班三十五周年大團聚 / 趙偉彬

今年五月尾,六五班同學從美加和星馬各地,先後抵達加拿大的溫哥華。

六月一日風和日麗,氣溫和暖,夕陽前清風徐來,使人特別爽快。六五班同學徐徐雲集溫哥華中國城的救恩堂,輕輕地揭開三十五周年大團聚的序幕。該晚與溫哥華建道校友會聯合聚會,恭請師長陳終道牧師訓勉。事前陳牧師一口應允,只是吩咐我們為他禱告,求主給他精神體力。感謝主,陳牧師按時駕臨,帶著軟弱的身子,坐在講台邊以「面對潮流、持守真道」為題諄諄教誨,與會者均受益不淺。隨後是享受救恩堂附屬之老人院的廚師們特別為我們預備好的美味晚餐。餐後無所記掛,專心數算主恩,前後班各同學皆有分享。但時光無情,轉眼已到十時,只好散會,依依惜別,各歸各家,預備明天行程。

六月二日中午前我班同學按寺齊集於指定的碼頭,彼此相助辦理登船手續,開始整整七天七晚的阿拉斯加遊船河旅程。是日天高氣爽,烈日當空,風平浪靜。乘載三千多客人的大遊輪慢慢地駛離碼頭,朝向目的地啟程。七天的船上生活,正讓我們回復學院的集體生活:早午晚三餐以及宵夜皆在一起,共同進退;一起康樂、一起娛樂。並向船當局申請固定集會的地方,每晚均有聚會,數算主恩、分享甘苦、笑話連篇、笑聲不絕,樂也融融。六月四日適逢主日,早上當舉行崇拜,日前指定蕭寅謙、唐崇樞、趙偉彬、周永生共四位老學生試講。船上七天生活,正像學院四年生活的縮影,讓我們回味三十五年前的學院生活·感覺如已過的昨天,非常有意思,使人心情開朗,變得年青活潑,如鷹返老還童,有助重新得力。

我班第一次大團聚,是九零年在三藩市舉行銀禧感恩。並有第二代參加,連同三藩市校友會,足濟濟一堂。更蒙適逢過境的胡欽牧師惠臨,增光不少。班中同學各散四方,相隔三十五年,今次相聚,那種感受和喜樂,不是筆墨可以形容。活動中舉行第一代對第二代籃球賽,結果老將取勝,正顯示本班過往的實力矣!班中會議,議決兩案:設立第二代神學獎學金和每五年一次大團聚。九五年如期仍在三藩市舉行三十周年大團聚,出席率更高,同學來自三大洲(亞、美、澳),只欠四位而已,班中之媳婦與女婿彼此首次見面的都不少。第二代中有人已就讀大學或研究院。間有兩代一起聚會,亦有兩代分別聚會,他們彼此更熟識,很有意思。

為何能如期舉行了三次大團聚呢?要找答案,不能不使我想已故院長劉福群博士,當年他常對校友們說:「六五班是歷來最好的一班。」昔日這句話傳到耳中,稍感到有點自豪,亦常來非解。深思下:捉到院長的言談中發現,老人家極盼望同學們真誠奉獻,承受院訓,確認建道精神。此外,他還喜歡同學「三好」——唱詩好、英文好、打球好。其實這三好,在各班中都有,或者我班稍多一點而已。班中同學各有所長,別班亦是。為何我班好呢?勉強說:大概是因為學院指示的工作、佈道團的事工、懇親校友的佈置……均同心合意、盡力盡善而為。也許是使命感和凝聚力所致。另外,班中每週六課餘,必有祈禱會。一週裡各人的屬靈經歷,大家分享感恩、彼此認罪、同心禱告。確實享受到弟兄和睦同居。經過四年的薰陶,時隔三十五年的今日,我們仍留戀那份親情。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是何等的美。雖然不能再長居四年,短住一週亦是甚美好。主恩也!

原載於《建道通訊》121期,2000年10月,頁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