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有關建道神學院的誤解 / 梁家麟
建道神學院在過去十多年間,在院舍設備各方面都有很多增添,這當然是很好的;但過分將資源投放在硬體之上,未免有本末倒置的傾向吧?
您的疑問若是作為一個提醒是很好的,但卻不是對建道的準確描述。過去十多年來,我們無疑增添了許多新的建築和設備,這是有目共睹的;惟是我們最大的投資還是在人身上,包括如今共二十五人全職的華人教師隊伍。就我所知,這是華人神學教育史上罕見的教師陣容。他們是建道神學院實踐其教育使命的最大保證。正如張院長常說的:「教師是建道最大的資產。」我們沒有將注意力放在硬體之上。
建道神學院的教師在過去幾年間,寫作和出版了不少書籍,而學院出版的《建道學刊》及其他書籍亦有極佳的質素;但是,過分將人力資源投放在研究和寫作上,是否會對教學和學生關顧構成負面的影響呢?
我們不用羞慚地承認:建道是如今從事研究和寫作最好的一間神學院,兩份學刊與兩個研究中心在其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我們看不到這如何妨礙對教學和學生關顧的承擔。我們的教師並非在研究寫作之餘,才積極投入學生生活,恰好相反的是,他們是在全力承擔傳道人培訓之餘,才勉強維持研究工作。在院同學都可作證,寫作產量較高的同工,在關懷學生的表現上絕不比其他同工為差,可見兩者不是必然互相抵銷的。
為了滿足學生在群育與德育的需要,學院除盡量維持過去優良的訓練傳統外,又引進許多新的模式,諸如關心小組、輔導室、畢業行檢等。學生會亦與院方攜手合作,積極建立密切的師生關係。而半數教師住校的安排,相對其他神學院而言,肯定是學生關顧一個上佳保證。研究和寫作必然提高教學的質量,並且迫使教師從事本地化的思考,不致照本宣唸西方的教科書,對學生在畢業後投身工場的適應有極大神益。
建道神學院是否單單注重學術而忽略靈性?
除非我們視知識和靈性為必然對立,有前者便沒有後者,否則指建道注重學術而忽略靈性是不恰當的。單就靈性操練言,除過去一直沿襲的早會、祈禱日外,我們增加了屬靈操練營、屬靈操練週等,以期更好的培育學生的靈性;此外,自1998年起,學院委任剛自美國修畢靈修神學的廖炳堂先生為屬靈操練主任,配合生活部,全面規劃一套切合時代需要的屬靈操練模式。我們不敢說這些項目都能達到預期的理想,但至少說明我們從未對靈性操練掉以輕心。
建道的教師是否皆是躲在象牙塔裡的學究?他們對教會的事務了解不多,如何培育未來的傳道人呢?
這是一個極其有趣的誤會。環顧眾神學院,建道大抵擁有最多具長年牧會經驗的教師,包括張棠牧師、朱裕文牧師、湯紹源牧師、楊慶球牧師、李耀全牧師等;而絕大多數教師在教學之餘,也在週末和主日肩負繁重的牧養工作。我們明白牧會工作必然佔用相當時間和精力,但基於對教學的適切性和實用性的考慮,我們還是勉力承擔。再說,建道擁有全香港最強的一支應用神學和實用神學的教學隊伍,說我們重理論而輕實踐,顯然是與事實不符的。
建道位於離島長洲,距離市區太遠,要是我因故不能住校,便根本不能考慮這所學院。
建道位於長洲,確實有遠離繁喧的優勝,學院的教師能夠專心研究寫作,大抵與此有相當關係;而同學亦能利用這個優良環境沉潛學問,鍛鍊靈性,累積登山經驗,預備將來進入人群中服事。不過,說長洲交通不便,卻不是今天的實況。香港小輪每天往返長洲與中環的航班達四十餘班,通宵行駛,日間每半小時至少一班,高速船的航程不到半小時,非常便捷。此外,尚有船隻往返香港仔、荃灣與屯門,從屯門到長洲亦不過四十餘分鐘而已,交通往還根本不成問題。
原載於《建道通訊》115期,1999年4月,頁9。
作者簡介
梁家麟
榮譽院長
最新文章
【新生見證】頃刻的呼聲 傾出一生回應 / 何能恩
2024 年 10 月 1 日
【新生見證】明燈指引 主愛綿延 / 容永進
2024 年 10 月 1 日
【新生見證】蒙召與回應 / 朱仲衡
2024 年 10 月 1 日
編輯精選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