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廿年分享】從九二至一二...... / 鄭振耀
鄭振耀(92學士班、2010神碩)
時間的內容是由人、事和情境所組合,即使流逝過去,這一切仍可以在記憶裏不斷重現,叫人回味,也教人反思。
自1988年蒙召進入學院門檻,1992年畢業踏出工場;而二十年後又再重返學院進修,2010年成為學院第一百屆畢業生。這二十年來面對不少更迭和鍛煉,與學院的情誼,就在每年都會收到學院的來信,邀請出席校友祈禱會和提出代禱需要,以及每季收到學院延伸課程的推介,或是有肢體申請入讀學院課程,這一切都提醒自己與母院的聯繫。
重返學院進修,見證學院的設施與時並進,每次有機會觀賞校園,都教人讚歎天父的深恩。當中深刻的,首選就是學院牌坊下的鐵閘,每一次的進出,都牽起昔日就讀學士一年級的時候,學院交付我們男生第一項義務工作,就是合力為鐵閘塗上防銹漆,給我觀看到這道鐵閘留著歲月的痕跡;還有學院籃球場邊剪除雜草,我們一班男生更在完成工作後一起拍照留念。
其次是課室,因為當年學士科同學居多,每一年級都有指定的課室,對比今天可以在不同課室上課,甚至有容納百人的教室,實在有極大的對比。昔日的課室已不復存在,可是往日大家上課時熱烈討論的氣氛,休息時分享零食,實在使人回味無窮。
最後是近輝樓男生宿舍,回想起初入住的時候,一個房間只有兩把掛牆電風扇,誰料到今天房間會有冷氣機設施;還有像電影「那些年…」電影片段——男生要排隊打電話,我們較文明和有秩序,就是晚上七至九時的溫習時段,有專人看守電話,待九時後才可打電話,旁邊更備有登記簿,待打完電話後就大聲呼喚下一位同學。相信隨着手機的普遍性,這種情景再不會復見了。
四年的學院生活,不單開拓了我對神學的認知,更認識一班委身教育的師長,既在學識上提携,更有不少交往的情景仍然瀝瀝在目,例如1989年一起參加維園集會,或陪同我們出席同學父親的安息禮拜等;當然不能欠缺一班共同生活四年,在事奉上同路同心的同窗好友。回想過去在運動後或是午間課堂後,總會在「亞倫冰室」(已於今年年初關閉停業)高談闊論,不知天高地厚,以為遊走神學園地。今天,每年總有班會相聚的機會,有時候是外地同學來港探望,或是有同學接受差派出外等,只要有同學在電郵上發出訴求,經過一番電郵溝通和安排後,大家又可以相見;節目一般是借堂會聚集,分享、禱告,然後「飯聚」;有時候會探望老師,期望能夠保持這份情誼。
二十年的日子,除了經驗個人體力下降,牧養的對象由起初學生,逐漸演變為長者;同時又要兼顧家庭和女兒的成長,預備迎接人生下半場外,即使所面對的都不容易,可是能夠在工場上事奉,仍能保持一顆赤子心,熱誠地為福音奔走和服侍,完全源自上帝的恩典。深願個人能夠持守學院院訓——在真道上自建,並且散發學院的精神——開荒、火熱、吃苦,為上帝國度宣揚福音,毋忘學院的栽培和厚愛。
原載於《建道通訊》168期,2012年7月,頁11。
最新文章
【新生見證】頃刻的呼聲 傾出一生回應 / 何能恩
2024 年 10 月 1 日
【新生見證】明燈指引 主愛綿延 / 容永進
2024 年 10 月 1 日
【新生見證】蒙召與回應 / 朱仲衡
2024 年 10 月 1 日
編輯精選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