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分享】放開心懷 拓新領域 / 潘國麟、陳倩平
昔日對神的認識「無知」,自以為在教會裏忠心事奉,便已足夠,卻漸陷入北美的安逸生活之中。
感謝神!因祂的憐憫,藉着一個偶然的短宣機會,讓我們夫婦二人「看見」神的手在教會四堵牆以外的作為,才「醒覺」並「回應」祂的呼召,放下工作,進入「建道」受裝備·讓神將「老我」拆毀,重建我們成為祂合用的器皿。
我們移居海外廿多年,在香港已經沒有「家」,幸好得到學院同工的關懷與幫助,以「建道」為家,居住在寧靜的長洲小島上,鳥語花香,與「各從其類」的昆蟲為伴。雖然我們在香港成長,並曾生活過頗長的年日,想不到也如「外地生」遇到「跨文化」的衝擊。進入學院之初,要與不同年齡、性格、背景的同學共同生活;特別與八十後的同學,在處事上有不同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在教會文化上也有差異,故未能投入其中。但當我們共同面對功課、測驗、考試的壓力時,彼此之間一句如「加油!」、「不用怕,我會在你的左右…………」等及時的安慰和鼓勵,卻跨越了一切的文化障礙。感謝神!讓我去學習謙卑,能放開心懷,多從欣賞的角度和感謝的心看周邊的人和事,很快便與同學建立了良好關係。這一點一滴的關懷,也成為我們心中美好的回憶。
在個人學習上,因年齡與學習能力的限制,確實曾為我們帶來莫名的憂慮。從最初對分數和結果的執着,漸漸明白最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可以領受甚麼,從而讓生命得到反省。感謝神,讓我們洞察這要義,從此放開心懷,為學習而學習,敢於嘗試選擇陌生而未必有把握取分數的專文題目,作為開拓學習領域的機會。還有另一個看見,老師們不單傳授神學知識,也將個人經歷和體驗,整合成珍貴難求的「生命神學」傳授給同學。
更感恩的是在這裏認識和建立了一羣在主裹「同建、同道、同行」的同路人,包括身教言教的師長、愛心事奉的同工、將在日後事奉路上彼此支持的禱伴、學兄學弟、和關心小組的同學等,這是「建道」傳統精神中最值得我們珍惜和懷念之處!當然也不能忘記,神讓我們夫婦二人能彼此分享學習心得,在信仰和事奉心志上作神學反省和整合,共同去明白祂的旨意,繼續同心同行,走上事奉之路。
總結這三年的學習,能夠「完結得到」,全是神的恩典!如加爾文說:「若不深入認識自我,就不能深入認識神。」能深入認識主的心腸,才能體貼關懷「人」牧養上的需要。求神施恩,賜我們有牧者心腸,並引導前面事奉祂的方向。阿們!
原載於《建道通訊》172期,2013年7月,頁6。
最新文章
【新生見證】頃刻的呼聲 傾出一生回應 / 何能恩
2024 年 10 月 1 日
【新生見證】明燈指引 主愛綿延 / 容永進
2024 年 10 月 1 日
【新生見證】蒙召與回應 / 朱仲衡
2024 年 10 月 1 日
編輯精選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