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成長營】未得之民──職青/成人!? / 甘雪芬

陳偉明傳道指出職青/成人是教會的中流砥柱,是重要的群體,是教會未來的接班人。職青的年齡和背景範圍寬,不易界定。他們普遍學歷高,提問精銳,而且時間分配有張力,一般上班時間長,有已婚的,也有不少在進修。

職青牧養的五個向度

1. 「由上而下的牧養」是傳統教導式的牧養。職青生活忙碌疲累,只靠傳統的主日學可能不易抽空參與,內容也未能觸及其特別需要。陳傳道建議安排適切、適時、針對性的活動,例如退修日營、專題講座。舉辦講座要盡量邀請優良的講員,定下針對性的主題如情緒管理、忙碌中的禱告、社會議題。計劃活動時要與其他部門和同工配搭。

2. 「由下而上的牧養」尊重弟兄姊妹的立場和觀點,多收集他們的意見。牧者與他們同行的過程中自己也有成長。職青的知識水平高,牧者不可隨便回應不懂的課題,要多查閱資料和向人請教。在公開的媒體,例如在facebook寫回應時,不可草率,小心以文字記錄的立論可能會被廣傳。

3.「由外而內的牧養」是指事奉的內涵很重要,推動弟兄姊妹事奉前要有計劃地讓他們先多認識有關範疇,並明白真正的需要。

4.「由內而外的牧養」是指要從事奉中學習。事奉後讓大家分享交流,要把事奉的現實場景帶回聖經和生活中,讓生命與信仰接軌。

5.「彼此牧養」是指牧者無法事事參與,要鼓勵弟兄姊妹彼此牧養,例如設組長會。

對職青牧養,陳傳道的建議是善用時間,儲備人脈是資源邀請好講員、小心作理性批判、用心感受生命,牧者要好好照顧自己和家人。

回應

講員提出的五個牧養向度是很好的提醒。自己在服侍成人的歷程中慣常看重和鼓勵他們多參與「我們希望他們做的事」,例如參加主日學,出席團契聚會等;相對較少思考「他們希望我們為他們做的事」。當然兩者要有好的平衡,但點出了針對弟兄姊妹的需要和適切性的重要。教會在推動事奉中也往往看重參與率而疏忽了在事奉中的成長學習,要好好反思。

原載於《建道通訊》171期,2013年4月,頁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