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專欄】課程的概念 / 黃碩然

課程

自二十世紀中葉,泰勒 (Tyler, 1950) 開始強調課程設計與釐定的重要性,「課程」便成了教育成效所關注的焦點,也成為教育事業最熱門最具爭議性的課題。而另一方面,「課程」一詞被濫用,被誤用也是多見不怪的現象。

何謂「課程」

一般人大多取其夾義,認為指教學內容 (Content),教學範圍 (Syllabus),教學大綱(Course Outline) 或科目 (Course Offering) 等。其實應義來說,課程Curriculum一詞是出自拉丁文的字根 (aracecourse),意思是指競賽的跑道而言。即是說「課程」是一個為達成某個教育目標的教學過程,這過程包括了競賽所具備的特色:起點,進程和終點。換言之,「課程」是指一個學習計劃 (Taba, 1962) 包括了教學起點 (學生的經驗和背境),教學進程 (學習的步驟和方法) 和教學終點 (期待達成的學習成果)。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應由三個基本因素作決定;即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學生特徵。教學目標是個價值觀因素,由社會 (或教會) 對人及教育的價值期待作出的決策和取捨。教學內容是個理性與羅輯的因素。根據社會或教會之現況和需求,作出推論和選擇。而學生特徵是潛在的因素,即是有關學生之潛能,經驗,興趣和需要。

教導者必須根據這三個基本要素,來編制適切的課程,使學習者能夠持久地參與學習過程,達成釐定的教學目標。

課程範疇

現代的教育已遠遠超出傳統的「課堂傳授」範圍。因此學習過程不單止限於課堂內的教與學,講與聽,而是增添了很多的活動;應於涉及整個社群的相互交流,使學生能直接獲得第一身的經驗,故課程已涵括了三種不同的範疇:正規課程,非正規課程及隱藏課程。

正規課程是指一般傳統教育中,在課堂內進行的特定科目,這類課程大多以教師為主導,決定教學內容和進程。非正規課程於現代教育中也大行其道,是指課堂以外的一切活動和生活,包括學生集會,群體活動,小組經驗等各類人際互動形式的學習模式。目的為幫助學生去掌握並實踐課堂內新學到的東西。隱藏課程則與前者截然不同,學生不但沒有機會直接參與,更是完全在被動和潛移默化中學習。那是指教師本身的素質,言行舉行,品德榜樣等身教。故此隱藏課程,是指教師本身對學生的直接影響力,這是不容忽視的。

結語:

「課程」的釐定和設計,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因此由誰來釐定和設計適當的課程,也直接影響了教與學的成果!是否每個具有教學經驗的人士,都能掌握課程原理,去編制適切社會,教會和學生需求的課程?有待商榷!學生應是教育過程的主角和對象。他們需要什麼?應掌握那些真理,才能真正成為合神心意的人,並去達到主所囑咐的一切教訓?也是值得深入去反省和探究。

而施教者,這隱藏而不容被忽略的活生生課程,對學生影響之深遠,也是肯定必須受重視的。若正規課程是最具注目的花朵與果實,那麼非正規課程應是支援成長不可或缺的枝幹和綠葉。施教者這穩藏的課程,便是泥土,水份和陽光了!這一切在整個教育過程中都缺一不可!

原載於《建道通訊》108期,1997年7月,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