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專欄】輔導課程「商品化」之潮流現象 / 魏健智
【老師專欄】輔導課程「商品化」之潮流現象 / 魏健智
近來,輔導課程在香港社會掀起了一種「商品化」的潮流現象。這些課程着重形象、包裝和宣傳手法,將心理學和輔導學的知識包裝成為美輪美奐的專業課程。筆者並非否定那些輔導課程的價值,但身為教會的牧者,又應該怎樣面對這股輔導課程「商品化」的熱潮?筆者雖然沒有得到甚麼「整全」的答案,但發現這些輔導課程有一些共同的特色,包括:
一. 注重課程名稱及內容的文字潤飾
課程着重「包裝」,課程內容冠以一些「漂亮」及「學術」的心理學或輔導學的字句,為求給予讀者一個「專業」(professional)「高檔」(high class)及學術(academic)的感覺,令人覺得如果不參與課程就是一大損失。
二. 着重導師專業形象的包裝
課程除內容用字講究外,導師的專業形象也極具重要。那些輔導課程的導師多以「專業、美麗、瀟灑」的照片作宣傳,並加上繁多的專業資格。但如果是行內(指心理輔導界)人士一看,便知道那些所謂專業的資格,只不過是參加了於本地或海外短期的走馬看花式的課程。據筆者認識,有一些課程所頒發的「專業資格 / 銜頭」,並非代表當事人已持一定的臨床經驗(clinical experiences)或國際認可之專業水平(professional competence),而是一張「出席 / 聽講證書」(attendance certificate)代表參加者已出席及順利完成該課程而已。
三. 標榜參加者能在短時間內獲取專業資格
一個專業輔導員的訓練所需的時間很長,除了幾年的專業訓練,還需要多年的臨床經驗,所謂「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並非一個短時間的密集課程可以做到的。消費者需查核那些所謂「專業」資格,是否由「認受性」的專業學會認可和監管(如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等),或具頒發專業資格的團體所授予。不少舉辦課程的團體,只不過是一些私人社團或學府,以漂亮但誤導的名稱自居,並未得到政府或專業學會認可的。
最後,筆者不反對信徒懷著一個「自我成長」的目的去參加這類課程,但如果參加者是希望學會一些技巧和知識去輔導人,筆者認為這樣的想法是不切實際,因為輔導員的訓練是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去學習和積累的,不是單憑一些短期或密集課程一蹴而就的。另一方面,選擇有關課程時,應着重課程導師的生命品格和臨床經驗。信徒應留意導師的專業底子、臨床經驗和屬靈品格,避免過分高舉課程導師。[1]
註: [1] 參魏健智:〈淺談香港「心理/輔導課程」——「商品化」的潮流現象〉,《教牧輔導協會通訊》第21期(2006年10月),頁1~3。
最新文章
【新生見證】頃刻的呼聲 傾出一生回應 / 何能恩
2024 年 10 月 1 日
【新生見證】明燈指引 主愛綿延 / 容永進
2024 年 10 月 1 日
【新生見證】蒙召與回應 / 朱仲衡
2024 年 10 月 1 日
編輯精選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
原載於《建道通訊》147期,1997年4月,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