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新挑戰—如何面對疫後宣教新生態/曾錫華
新冠肺炎(Covid-19)疫症肆虐全球已經超過一年,但感染人數仍屢創新高;根據美國一些流行病學專家的估算,新冠肺炎疫症距離完全受控可能仍需時三至四年。這次全球大疫症帶來的不單只是人命損失、短期的經濟破壞和衰退,而是更廣泛及劇烈的全球性社會及文化關係的改變。
現在也是當今大國在政治、經濟及文明上進行全球博弈的時期,東西方政治開始進入冷戰期,國際經濟體也正在進行脫鉤(Decoupling)及「去全球化」的行動,民族與文明之間更見敵我分明,互不相讓。新冠肺炎疫症在這時候出現也發揮了催化劑的作用,讓這些社會、經濟及文化的改變大幅加劇。
一、不一樣的世界!
「我們的世界從此不再一樣。」[1]已是普世宣教事工持份者的共識。面對急劇和大規模的改變,無論差會、宣教工人,以至工場當地同工都經歷困難與痛苦,這也是無可避免的。但我們也許會忽略一件更影響深遠的事,就是我們過去熟悉的一切也很可能不會回復到過去的樣子了!我們今天極可能是面對一個宣教「典範轉移」[2](Paradigm Shift)的時刻,我們面對的是不單是翻天覆地的改變,更是全面而恆久的變化。
我們今天面對的現象及處境也可以稱為「大重設」(Great Reset),這就好像我們在手機上誤按「重設」(Reset)按鈕後的結果,機器就會「回到原廠設定」,其他所有我們以前儲存的資料及加入的應用程式都永遠失去,也不可能恢復。對習慣使用原來手機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惡夢。
我們現正經歷這惡夢!過去我們熟悉的世界,無論是政治經濟秩序、社會文化現象、人際關係準則都在改變。現實來說,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新的世界,我們的挑戰就是如何在這陌生的新環境中執行大使命,如何實行「使萬民作主門徒的宣教事工」!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香港這幾年所發生的社會事件並非單獨現象,而是一個全球性的潮流。因為社會處境的多種原因,結果一些社會基本的矛盾和群體的差異被激化,結果衝突表面化,鬥爭全面化,並帶來群體撕裂、文化對立、社會分化,也帶來今天香港政治的重設和選舉制度的改變。這些改變不是香港發生的單一事件,而是一個全球性的改變,特別是傳統宣教工場所在的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
簡言之,今天宣教的處境正在急劇變化,困難重重,全球化運動及其所帶來的宣教契機及方便,被地域利益、民族主義及本土化潮流所取代,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症可能就是「大重設」(Great Reset)駱駝背上最後的一根禾桿。
二、過去神的子民也曾多次面對「大重設」!
其實「大重設」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事,在舊約中,神的子民也曾經歷多次這樣翻天覆地的改變,例如:雅各年老時要帶著一家移居埃及,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但卻在曠野流浪四十年,最出名的當然就是以色列和猶大亡國、被擄異鄉為奴的事件。
「大重設」除了困難、痛苦和不適應這些負面事情之外,卻也帶來意想不到的果效!因饑荒被迫移居的雅各一家,結果卻成為一族一國。出埃及的以色列人經過四十年的曠野流浪的洗禮,至終成為神能使用的子民。以色列人的亡國、被擄與散居(Diaspora)可以說是極壞的社會「重設」,但這苦難的洗禮卻煉淨他們的信仰,在應許之地,以色列「十二支派沒能放棄偶像崇拜,直到他們被擄流落異鄉。回歸之後,偶像崇拜似乎被連根拔起了,甚至『偶像』一詞在四福音從沒有出現過。」[3]
那些在逆境中仍忠於上主的人成為「餘民」(Remnant)!「所剩下的,就是雅各家的餘民,必歸回全能的神。」(以賽亞書 10:21) 他們成為上主忠心的宣教子民;餘民也帶來復興,他們的生命影響生命,藉著會堂的建立及以宣講聖言為中心的敬拜,「餘民」也帶領外邦人跟隨敬拜上主,實踐宣教使命。
三、今天我們應如何面對新的宣教處境呢?
既然「大重設」會帶來一個翻天覆地的改變,我們就應該預備自已去面對前面的挑戰。個人認為我們應在三方面作出預備:
1. 知識上的預備:
首先,我們應該認識今天世界及宣教工場各方面的變化,以便及早回應。有關當今世界大變局對宣教的影響,萬傑森(JASON MANDRYK)所寫的《病毒傳播與福音傳播—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與契機》(Global Transmission, Global Mission by Operation World)[4]是非常值得推薦的。此書除了提供基本的資料和回應的策略以外,更提出我們進入未知領域需要注意的80個領域。
2. 生命的預備:成為有異象和感染力的基督門徒
就像舊約上主的「餘民」一樣,我們要對「重設」所帶來的痛苦及困難有現實的認知和正確態度。首先認定上帝是掌管歷史的神和信實的主,堅持作主的門徒,願意背起十字架跟從主;其次就是追求認識聖經和恆切禱告,與主建立親密關係;生活上也要追求聖潔,過一個分別為聖的生活,我們要學習用生命來詮釋福音,不單是口傳,更要加上實際的行動,以生命影響生命。最後教會要追求成為不一樣的群體,活出聖經所說的「主內相交」的生活。
面對急劇改變的時期,受苦和不適應的不單止是基督徒,所以我們要學習分享、關心別人及建立一個能承擔使命的屬靈生命。
3. 策略及模式上的準備:事工要多元化、本地化、全人關懷、團隊化及網絡化
新處境是需要發展出新的策略及模式,但最重要的還是有一個開放、願意委身服侍的心!最近閱讀了香港宣道差會駐馬達加斯加宣教士黃聲鋒及郭志茜夫婦的代禱信[5],他們夫婦在馬達加斯加疫症流行下的宣教策略及事奉實在是很好的榜樣,簡單來說,他們在宣教工場實行了「事工要多元化、本地化、全人關懷、團隊化及網絡化」的原則。
因篇幅有限關係,只能節錄如下幾點:
- 他們讓較年輕的宣教士在可以撤走時離開,只留下他們兩位最年長及最有經驗, 但也是最高危的同工留在工場。
- 當地大學生因封城失去了家人的接濟,因此設立食物銀行;其後封城解除了, 便把接濟用在貧窮人身上。
- 結果就是本地的年青人加入服待,成為協助派食物者。本地的年青人也開始願意回到教會接受造就。
- 乘坐小飛機到南部接濟一些遙遠無援的鄉村。
- 借用地方,設立識字班,教導貧窮人,同時也派食物及物資,有很好的果效。
- 利用網上教學,讓回到香港的年青同工能夠用網絡參與培訓當地青年,前方後方成為一體。
我們不是說黃牧師夫婦的宣教策略完全正確或是最好,只是指出他們因地制宜,願意快速應變,回應工場當地的需要,這是值得肯定的!
結語:
今天全球的改變是一個難以抗拒的現實,但「大重設」是災難還是機遇呢?我們對這問題的回答可能就決定最終的結果如何,因為我們怎樣回應可能是最有決定性的因素!就好像面對海灘的大波浪一樣,有人看它是極大的危險,但也有人覺得這是難得一遇的滑浪好時機,往往最後的結果就在乎我們怎樣面對。
註: [1] 萬傑森(JASON MANDRYK)。《病毒傳播與福音傳播—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與契機》(Global Transmission, Global Mission by Operation World)。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2020。 [2] 「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是美國物理學家和哲學家 Thomas Kuhn 提出的,典範轉移起初是指在科學學科中發生的基本概念和實驗實踐上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概念後來被其他學科借用,「典範轉移」就是當人們選擇用另一種新的和過去截然不同的方式來代替過往的思考或做事方式時,所發生的變化。 [3] 萬傑森(JASON MANDRYK)。《病毒傳播與福音傳播—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與契機》(Global Transmission, Global Mission by Operation World)。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2020。 [4] 萬傑森(JASON MANDRYK)。《病毒傳播與福音傳播—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與契機》(Global Transmission, Global Mission by Operation World)。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2020。此書的中、英文版電子書可在香港差傳事工聯會的網站或 https://hkacm.net/i_globaltransmission/ 下載。 [5] 有關黃聲鋒及郭志茜夫婦的代禱信(8/4/2021 - 12/11/2020 + 2020/12)可在香港宣道差會網頁的黃聲鋒夫婦/代禱事項的代禱信找到,亦可在https://www.hkam.org/copy-of-32 下載。
原載於《建道通訊》204期,2021年7月,頁6-8。
作者簡介
曾錫華
跨越文化研究部副教授(部分時間)
最新文章
【新生見證】頃刻的呼聲 傾出一生回應 / 何能恩
2024 年 10 月 1 日
【新生見證】明燈指引 主愛綿延 / 容永進
2024 年 10 月 1 日
【新生見證】蒙召與回應 / 朱仲衡
2024 年 10 月 1 日
編輯精選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