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從靈修和事奉角度評《雅比斯的禱告》/廖炳堂

《雅比斯的禱告》原著英文版在北美非常暢銷,[1]本書作者魏肯生(Bruce Wilkinson)博士畢業於多間信仰保守的神學院,[2]所寫的又是關於「禱告」這類常見的主題,但影響卻超越了基督教界而高踞坊間流行書榜多個月而未衰,被喻為北美出版界又一神蹟,和本書相配套的其它版本和產品正掀起另一購買熱潮;中文版在本港銷情也很暢旺,二○○一年十月初版八千冊在兩個月之內售罄而再版八千冊,聞說第三版亦已準備印刷。在這「雅比斯」的文化熱潮下,筆者嘗試為本書之內容作出神學層面之評論。

本書的主題是舊約中一個甚少被人留意的人物──雅比斯的生平和他的禱告,由於聖經中的記載非常簡短(代上四:9-10),[3]如何準確詮釋本身已很不容易。作者在美國實用主義的文化氛圍下著墨在這禱告之效用,強調寥寥數語之禱文扭轉了雅比斯一生之結局;作者在書中穿插了大量見證故事,表明按照雅比斯禱文禱告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他自己和妻子便以此禱文禱告了三十多年(頁19),而他日益擴大的事奉規模正好見證這禱文之效果(頁104)。

雅比斯的禱文其實很簡單:「甚願你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代上四:10)。本書除了引言和結語,內文各章便是上述四句再加上「雅比斯比他眾弟兄更尊貴」(代上四:9a)之詮釋,作者的觀點可撮要如下:

  1. 詮釋「甚願你賜福與我」之章題為「你為何不求呢?」:作者挑戰讀者對神願意賜福的本性認識不深,信心不夠(頁37),他認為積極求更大的祝福並不是自私,因所求的是神所定義的福而非個人想望。
  2. 詮釋「擴張我的境界」之章題為「為主活得寬廣」:作者認為神所定義、人人可支取更大的祝福就是更多的事奉和更大的影響力,他強調只要坐言起行,神的福氣是立即可憑信得到的(頁95)。
  3. 詮釋「常與我同在」之章題為「神聖偉大的觸摸」:作者提醒信心旅程開展後不少人會被事奉之多和層次之高而嚇怕退縮,他強調在這階段尋求聖靈充滿很重要,並引述使徒行傳和他自己一次經歷表明聖靈大能帶來超乎想望的事奉果效。
  4. 詮釋「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之章題為「永保產業平安」:作者提醒愈擴展的事奉會愈引來魔鬼之攻擊,事奉者要切忌自恃智慧、經驗和感受而要更倚靠神,不單求主加力渡過試探引誘,更要謙卑求神使試探引誘遠離自己,他認為直接逃避試探引誘會使人更集中精力去事奉。
  5. 詮釋「雅比斯比他眾弟兄更尊貴」之章題為「加入神尊貴的行列」:作者認為只要不存心與人比較,積極尋求神的賞賜和榮譽並非功利,反倒是踏進了神願意人人擴張事奉領域之旨意中,脫去平庸,達致卓越(頁90)。

作者鼓勵人相信神的大能、藉禱告追求更多事奉神,一般而言當然是美事,但作者所理解的「事奉擴展」每每偏重在事奉的數量和規模上,並斷言這就是神定意人人可支取更大的祝福,筆者認為這事奉觀和屬靈觀頗有商榷餘地。作者認為擴展就是「更多影響力、更多的責任和更多的機會」(頁41),「更多影響力」的事奉主要是指更大規模的事工企劃,例如做更大的生意和賺更多的錢(頁42),更大規模的「千里達短宣」計劃(頁44),向更高社會階層的人作見證(頁45),有大批人信主的長島青少年暑宣企劃 (頁69)、全國性的「守信者運動」 (Promise Keeper)(頁85)等,而作者稱之為「雅比斯神蹟」的就是他所創辦 “Walk Thru the Bible” 事工規模的倍增、和他那要以十五年的時間建立世界上最大聖經學院的異象(頁103-104),他甚至斷言如果因著成長背景和性格而自甘平庸、不用信心去求更多更大型的事奉,便是罪(頁37)。

首先將屬靈影響力和事奉之「多」和「大」扣上必然關係是一非常偏狹的觀念,若按侯士庭的屬靈形象之分類來分析,這事奉觀是以世俗資本主義文化之企業家 (entrepreneur)作為屬靈的理想形像,將「為神幹偉大事業」看為屬靈的指標。[4]雖然作者並不如健康和財富神學(Health and Wealth Theology)主義者將神的福氣界定為個人物質和事業的昌盛,但他卻同樣將個人野心和成就慾無限制地、和不加批判地應用在基督教的事工裡。正如莊士敦 (Robert K. Johnston)評論,本書對人性的樂觀和對向上爬之野心的肯定是很典型的美國文化,它缺乏了屬靈傳統中的強調「降卑」的屬靈質素。[5]道成了肉身並且不願作政治君王的主耶穌、擁抱痳瘋病人之聖方濟、從文明走進蠻荒的宣教士、服侍弱智群體的盧雲神父、和畢生照顧垂死病人的德蘭修女都指向一種向下降卑和不求聞達、卻至終弔詭地產生震撼世界的屬靈感染力,見證著一種「無權勢者的大權勢」(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6]筆者相信「事奉擴展說」和「降卑」說在本質上並非必然全然互相排斥,但強調追求外在事奉規模擴展、而不教導內在生命之降卑情操或隱藏服事,只是一種世俗化的屬靈觀,而錯誤地將積極爭取世俗權位名利看為發揮屬靈影響力之必然途徑更是扭曲的事奉觀。

筆者認為但以理、尼希米、以斯拉和以斯帖等能善用自己高位在神國中發揮作用誠為美事,但也看見約翰、彼得等「無學問的小民」被神大大使用,因此本書另一弱點是忽視了恩賜分配的問題:神並沒有定意人人皆可成為尼希米或以斯帖,「卑微的弟兄升高,就該喜樂;富足的降卑,也該如此;因為他必要過去,如同草上的花一樣」(雅一:9-10),神給各信徒的恩賜、才幹、條件和機會都不同,祂並沒有定意每一個信徒都可以因信心就可以爬升社會階梯、或為祂幹一番大事業,勉強祈求反導致強求恩賜,干犯神的主權(林前十二:4,5,11)。

其實神所要求信徒的只是忠心而非成就。忠心的事奉無疑也包括敏銳於神的帶領,善用把握機會,甚至包括精益求益、不斷追求事工成效的改進,但我們仍得承認,盡忠和事工的成果之間永遠存在著很多人不能控制的變數──不少宣教士未開始工作就已客死異鄉!起碼在微觀的歷史時空下,忠心不一定帶來顯赫的事工規模和成果;反過來說,顯赫的恩賜才幹和事工成果也不一定表示事奉者的信心或靈命成熟程度,哥林多教會和士師便是最常提及的例子。有評論者更指出書中所列舉的事奉多是短線「打游擊」的事工(hit-and-run ministry),缺乏提及一些需要長期委身而又難以見成效的工作,例如長期之輔導牧養、絕症病人關顧或在封閉國家從事默默耕耘的福音工作等,[7]這種「企業家」思維方式的優點是叫人敏銳於受眾反應,敢於夢想和善於創新,但弱點是容易過份功利,對成效不顯著的事工缺乏應有的重視和承擔。

太強調追求「事奉擴展」也會導致自我價值的偏差。在另一次「雅比斯神蹟」中,作者提及一次單獨旅遊途中感到孤單並且心情極壞,他不祈求主幫助他體驗神之同在,卻祈求神差派一個需要他的人來讓他幫助(頁48),結果他真的遇上一個婚姻有問題的信徒找他輔導,他記述他在輔談事奉後仍然感刻非常「孤單」和「沮喪」,直至知道他的輔談真的對那信徒產生效果時,他才頓時心情好轉,覺得「全身飄飄然」(頁50)!在這裡值得注意問題有二:對他而言,產生喜樂之源頭全在工作果效而不是事奉本身,並且他以追求工作果效來代替處理他(對神和對人)感情層面上之需要,換言之,他將自我價值建立在「有用」(productivity) 和成就而不是神「因信稱義」無條件的愛之上,恐怕這是資本主義之企業精神而非福音信仰之屬靈觀。我憂心的是:如果那次輔談事奉失敗了,他是否要祈求另一次更大的「雅比斯神蹟」才可恢復心情?

從屬靈經驗的角度來說,作者將成功主義神學(Prosperity Theology)移植到基督教事工的範疇,他應許凡用信心照「雅比斯禱文」祈求神就必會「不絕地」使事工昌盛擴展,直至領受者「淚流滿面」,他甚至宣稱這禱文靈驗至他一時間承受不了,要祈求主暫時收回一些福氣(頁97),他教導這應許是神規範性地(normative)給與每一個信徒,關鍵只在乎信心,因此他號召信徒要相信神是定意事工昌盛擴展的,要放膽「挑戰」神兌現應許(頁45),他也記述在守約者運動之事工中他和同工怎樣透過禱告克服恐懼和挫敗,在聚會之前憑信預先「宣告並支取(claim)」這聚會將大有果效(頁86-87)。為了強調這「事奉擴展」應許是絕對不容置疑的,他記述一次他偶遇一位面臨離婚邊緣的婦人而給與輔導,因著兩人都要趕上飛機而被逼中斷談話,但因著禱告他向那婦人預告神必會奇妙地為他們安排相連的座位繼續輔談,結果正如他所說的成就了,他總結這次經驗為典型的「雅比斯」經歷(頁95-96)。筆者並不懷疑有神特別介入使事件順利和成功的事例,但將之看為規範性的「應然」、經驗不到便是缺乏信心這「成功主義」心態則不能苟同,因為不單違背許多忠心神僕、宣教士每日在工場上逆境奮鬥的事實,而且是將神回應禱告的方式簡化為人本的、立即可見的、可量度的果效,忽視神的主權,[8]正如莊士敦的評論,作者的教導是一種很片面的禱告觀,[9]神的智慧和安排並非有限和有罪的凡人所能完全測透,神的回應有時是「好」、有時是「等等」、有時是「不」,「雅比斯」的信心觀會使人禱告後難以接受逆境,遇到逆境便覺得神不同在,並動輒歸咎信心不足,這心態會造成更多牧養的問題,也使事奉者難以培養出應有的屬靈耐力和毅力,弔詭的是:這種強調必有果效的信心反會容易導致信徒失去忍耐逆境的信心。而作者為了強調對「事奉擴展」應許的信心,甚至暗示可以透過禱告預知和預告神回應禱告的具體細節為應然的經歷,這種將信心和預知能力拉上必然關係,卻輕視了需要對內心感動進行屬靈辨識(spiritual discernment)的平衡教導,也不提向聖經真理和教會群體的問責性,無疑反映了靈修上的主觀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傾向。[10]有一次作者要到外地事奉卻因交通阻塞趕不上飛機,作者竟祈求飛機誤點(頁92),當事情果然如他所想望而發生時,他固然充滿感恩,格理(Mark Galli)提醒作者也應關心飛機誤點對其它人所造成的不便,不應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11]

在結語之際,筆者願意重申本書作為有關禱告和事奉的見證和教導是有不少值得欣賞的地方,但既然這著作的影響如此廣泛,我們就必需在神學上加以嚴格之檢視和過濾。《雅比斯的禱告》很能對應當代講求效率和成就的商業文化,簡短易記的禱文加上有大量使人艷羨果效的見證,相信會幫助一些信徒重振禱告的生活,本書的優點是叫人不要限制神在人身上大能作為的可能性,對慣於科學理性思維、不自覺地持有封閉世界觀、對神介入不存厚望的現代信徒無疑很有提醒和鼓勵,而對一些過份自卑、胸無屬靈大志的信徒也會有提醒甚至是心靈醫治的作用 (參頁37),[12]但如果「雅比斯」經歷並非規範性,恐怕這運動所產生的屬靈果效會因其中之成功主義神學成份而變得混雜不純。正如保羅所說﹕「我為這福音受苦難,甚至被捆綁,像犯人一樣。然而神的道卻不被捆綁。」(提後二:9),如果我們可以將對神的信心,由可見之事工果效擴展至超越個人事奉順逆成敗、神仍必得勝之信心,相信會更討神的喜悅;換言之,只要事奉盡忠和樂意,不論個人事奉果效如何,神都會悅納、使用並看為有份於祂至終的得勝裡,我稱這種信心為「保羅的信心」。最後願意以保羅的另外兩節經文作結:

  • 「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腓四:12)。
  • 「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一:20-21)。

[1] 中文版: 魏肯生著、陳維德譯。《雅比斯的禱告》。香港: 福音證主協會。2001年12月第二版。112頁。英文原著: Bruce Wilkinson. 2000. The Prayer of Jabez: Breaking Through to the Blessed Life. Sisters, OR: Multnomah Publishers. 96 pp.

[2] 他先後畢業於Northeastern Bible College, 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 和 Western Conservative Baptist Seminary。

[3] 雅比斯比他眾弟兄更尊貴,他母親給他起名叫雅比斯,意思說:我生他甚是痛苦。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神說:「甚願你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神就應允他所求的 (代上 4:9-10)。

[4] 侯士庭著。「靈修神學發展史」見《教會工人培訓手冊》,China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頁1149。

[5] 莊士敦是福樂神學院神學和文化教授。引自Los Angeles Times, Tuesday, August 14, 2001。2001 年12月29日下載自 http://www.prayerofjabez.com/BreakthroughPages/LATimesArticle.html

[6] 基督教The Door雜誌前任編輯評論雅高拿里 (Mike Yaconelli)說: “[Wilkinson is] not promising Cadillacs and a million dollars, but he is promising that great big, incredible things are going to happen if you pray this prayer.  It almost minimizes the power of the small and the little and the tiny, even though that’s what Jesus was all about.  I think he’s distorting what ‘bless’ means. Go to the Beatitudes.  ‘Blessed are the poor, blessed are the hungry.’  That’s what ‘blessed’ means. But these are not the kind of blessings Wilkinson is talking about.” 引自Los Angeles Times, Tuesday, August 14, 2001。2001 年12月29日下載自 http://www.prayerofjabez.com/BreakthroughPages/LATimesArticle.html

[7] 今日基督教雜誌 (Christianity Today)行政編輯格里 (Mark Galli) 評論說: “Wilkinson is also a decent, though breathless, storyteller.  Unfortunately, his stories are all examples of hit-and-run ministry: California college students ministering in Trinidad for a summer; a youth group evangelizing suburban youth on Long Island for six weeks; and Wilkinson counseling a newlywed on the Isle of Patmos for one afternoon. Throughout the book, there is no example of enduring faithfulness at humble and thankless tasks—like counseling a troubled couple for years, or caring for an elderly parent in one’s home, or daily visiting a dying aids patient for weeks, or toughing it out for three decades in Saudi Arabia, where a lifetime of conversions can be counted on two hands” (Christianity Today, June 11, 2001,Vol. 45,No. 8,P. 97).

[8] 雅高拿里 (Mike Yaconelli)說 “[Americans] are desperate for instant, visible, measurable ways of knowing God, instead of trusting that it’s complicated and a mystery.” 引自Los Angeles Times, Tuesday, August 14, 2001。2001 年12月29日下載自 http://www.prayerofjabez.com/BreakthroughPages/LATimesArticle.html

[9] 莊士敦說: “God’s ways are mysterious. Sometimes God answers by silence. Sometimes God answers by ‘No.’ The book [The Prayer of Jabez] sets up people to fail.  If they pray and bad things happen, they will think that they lack faith.”

[10] The Mantra of Jabez: Break on Through to the Other Side (Canon Press)一書之作者鍾斯 (Douglas Jones) 評論說: “It’s not that we consider the book evil. It just captures everything that’s silly about contemporary evangelical Christianity.”  Practice the Jabez mantra, says the book’s dust jacket, and “soon you too will feel an adrenaline rush that you can call the Holy Spirit and use it to justify any fool thing you want to say.”  引自Los Angeles Times, Tuesday, August 14, 2001。2001 年12月29日下載自 http://www.prayerofjabez.com/BreakthroughPages/LATimesArticle.html

[11] Christianity Today, June 11, 2001,Vol. 45,No. 8,P. 97.

[12] 滕近輝牧師也曾鼓勵信徒應為神立「屬靈的大志」(2000/5/7《北宣牧者心聲》),他教導凡成功的人,都是有志氣的人,並以摩西、以利沙、威廉克理、喬治穆勒為榜樣,勸勉信徒擴大容量和眼光。但他也補充說「未必人人都能完成他的心志」。

原載於《時代論壇》759期,2002年3月17日,頁10。

[作者保留本文版權]

作者簡介

廖炳堂

副院長(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