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圍牆的錦繡堂/張美薇

宣道會錦繡堂

堂會裝潢的屬靈意義

筆者事奉的教會「宣道會錦繡堂」座落於元朗錦繡花園內,是一間座堂,以白色及簡單為主題,用精鋼混凝土,優質天面琉璃瓦,仿麻石外牆磚,歐洲石皮地台作為材料,於二○○一年底建造完成。教會環境優美,嚴肅而寧靜,又帶點兒親切舒服的感覺。建築特色之一是運用大門的空地作一露天廣場,帶有園林景致,襯上周圍的池塘景色,叫人感到舒服自然,再配合池塘裡面的黑白天鵝,更別有一番景象。第二個特色是教堂頂部呈三角形的設計,令每一個角落有音樂環迴立體聲的效果,無論是鋼琴、電風琴或詩班獻唱,就算不用擴音器音色一樣美妙,怪不得於二○○三年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之「會員獎狀」。

除了環境幽美以外,教會的裝潢亦深深包含屬靈意義。教會前後外牆的大十字架的設計是以磨紗玻璃窗體現,信徒坐在禮堂內,面對著後牆的大十字架,講台事奉者坐在台上面對著前牆的大十字架,自然地把目光專注於十架上,叫人想起基督釘身十架的救恩,空空的十架表彰復活的大能,發人深省。從而思考坐在十架下的信徒何以回報主恩?

教會除了前後牆兩個大十架外,還有第三個十字架,高高地掛在連接禮堂及社區中心樓梯的外牆上,更是整個錦繡花園屋苑的最高點,晚上當十字架上的燈光亮起時,遠遠便望見十架的清影,見證著基督的大愛及救恩。當年把十架吊起安放的時候,教會舉行了一個「高舉十架」聚會,當天午飯後,四百多人聚集在新堂的門前,開始高歌禱告頌讚主,當工程車徐徐把半噸重用鋼鐵造成長三米的十字架吊起時,不少參與聚會的弟兄姊妹都眼泛淚光,一方面感激神在漫長的十五年建堂的日子裡不少的試煉及同在,同時也期望高高舉起的十架能讓神的真光永遠照亮錦繡這個地區。

高舉十架,吸引萬人

為著見證神的愛及基督的救恩,同工們想出一個方法,就是在整個建築期的一年多兩年時間裡,在教堂建築地盤的圍板上繪上福音壁畫。首先由弟兄姊妹把壁畫的圖案畫在高映膠片上,用高影機投放在圍板的外牆上,勾畫了個別壁畫的輪廓,全體會眾用了兩個星期天的下午,一家大小總動員,為壁畫上色,一幅幅美輪美奐的福音壁畫便製作完成,屹立在錦繡湖畔,比教堂更早地見證著基督。壁畫從聖嬰誕生、耶穌受洗、基督行的各種神蹟奇事、最後晚餐、被賣及受審、十架釘身、墓穴埋葬、黎明復活、向門徒顯現、被接升天等,一一呈現眼前,讓每天清晨及黃昏在湖邊散步的坊眾收入眼簾,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無聲地向坊眾展現基督的救恩。

當教堂建造完畢,圍板拆去後,錦繡堂便成了一所沒有圍牆的教會,無阻攔地讓會眾去到錦繡及世界每一角落見證神,也讓坊眾無攔阻地進入教堂去尋求及敬拜創天造地的真神,教會繼續在所在地彰顯基督的榮美,高舉十架,吸引萬人歸向祂!

原載於《宣訊》122期,2010年2月,頁6。

[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張美薇

跨越文化研究部副教授 (部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