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視野】安全依附與個人成長(下)/黃天逸
從「依附經驗」到「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
Milan Yerkovich和Kay Yerkovich夫婦在他們的著作“How we love”書中指出(2008):我們能夠覺察到自己成長的學習與經驗,是我們能夠尋求改變重要的第一步。 在這「覺察」的過程中,也許要經驗許多眼淚,甚至從前的「痛」今天依舊,只是,當我們認識到這些「過去」都可以真正成為「過去」、「今天」都是「新」的時候,那麼,「覺察」的背後也許是我們繼續成長的推動力呢!
我們成長的經驗今天到底帶給了我們甚麼挑戰? 檢視我們與配偶,或是其他人際的關係,到底「我」是在甚麼樣的型態下與人建立聯繫?
根據John Bowlby的「依附理論」其實也並不僅僅在乎我們孩童時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關係。事實上,這一種聯繫的經驗同時形塑著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對自己(如:我是否有價值?我是否值得被愛?)和對於別人(如:別人是否值得信賴?這個世界是否值得我們走出去?)的看法。 而在我們成長的過程裡,亦因著我們這種對自我和對別人的認知,發展出一個穩定的「認知基模」(schema),稱為「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也就是剛才 所提及,個人從早期依附經驗中所學習得到的自我與他人的概念,持續應用在日後生活中,以致影響了日後的人際關係與人際互動表現。
故事(五)
一位年近四十歲的男士在分享到自己的社交生活時,因為覺得自己沒有甚麼吸引別人之處,以致許多時候在人群中選擇隱藏自己。 在他的分享中,多次提及自己的不好其貌不揚,學歷不高,性格孤僻,欠缺魅カ…。 後來有機會了解其成長背景,知道他的父母疼愛弟弟,卻對他嚴厲苛刻;因此,從小時候開始,他在原生家庭裡已經有很多被拒絕,被否定的經歷。 然而,即使如此在他分享的過程中,不單沒有流露出任何對父母的憤怒,反之,卻多次表達心中對父母的歉意認為自己始終做得不好,事負了他們的心意。 毋怪乎,這位男士雖然渴望能有親密的關係,但另一方面卻害怕親密,因為他認為自己根本不可愛,也不值得別人愛護。
「內在運作模式」是「我」用於理解「人」,「我」關係的一個人際互動理論,當「我」進入一段新的人際關係或是面對一個新的人際互動情境時,其所表現出的人際互動行為與心理感受都會受到「內在運作模式」的影響。 大概有以下幾種形態:
從「矛盾不安」到「自我低落」
正如上文所言,「矛盾不安型」的人在成長過程中建立起一種潛藏的信念,總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不值得別人關注與愛護的,雖然他們渴求親密,只是,對於親密的關係卻感到懼怕不安,甚至許多時候將一切事情歸咎於自己的不好,與別人無關。因此,對他們而言,外在世界和其他人均沒有問題,一切就只是自我「不好」而已。還記得本章開首時所提及那位17歲的年輕人嗎? 在面談的過程中,他總是認為自己這方面不好,那方面又不好…當然,我們大可簡單指出其自我形象低落的結果,只是,從原生家庭而來所造成的深層困擾才是 導致這種「自我低落」的重要元兇。
從「逃避不安」到「恐懼退縮」
Kim Bartholomew(1990:Bartholomew & Horowitz,1991)指出,「逃避不安型聯繫」可區分為兩種型態:「逃避恐懼型」(Fearful Avoidant)和「逃避退縮 型」(Dismissing Avoidant)。 前者除了自我形象較低,常以為自己不夠好之餘,對別人也充滿了不信任,認為外在世界是不可信的,因此,「逃避」是要自我保護免受傷害:後者則自我感覺良好 ,然而,基於自我保護因而同樣地拒絕向別人開放自己,以至影響人際關係。無論如何,兩種「逃避不安型」的人在社交關係上都表現恐懼與退縮,因而難以與別人建立安全的親密關係。
「安全聯繫」中的美好
「安全聯繫型」的人內在運作模式相當健全「我是有價值的、完整的這個世界是安全的,他人是值得信賴的。」因此,他們在人際關係上較活躍而穩定,願意做開心靈與別人分享和交往,並且當遇上了與自己意見不合或持相反意見者的時候,「安全聯繫型」的人每每能夠容納對方,繼續做朋友。
從「內在運作模式」到「親密關係」建立
Kirkpatrick(2005)指出,從「出生」到「死亡」,「依附關係」影響著我們的一生。 從依附的經驗所形塑出的個人「內在運作模式」,帶來了親密關係建立的障礙。 這是甚麼意思? 所謂的「親密關係」,並不僅僅在於男女間的浪漫關係,它同時指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和建立。 事實上,關係中的「親密」除了二人實際的靠近外,更在乎心理上彼此的親近,也就是指個人「自我揭露」的程度。 「自我揭露」基本上有三方面(古得曼,1995):寬度(breadth),開放度(openness),深度(depth)。
所謂「寬度」,是指二人共同的活動範圍,當二人共同的活動範圍越大,親密程度相對也越高。 而「開放度」乃是彼此間心靈的敞開,好使對方能走進自己內心深處,一方面了解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又可以表達情感,甚至交換各自的想法。 至於「深度」,除了上述兩方面之外,更指的是在二人關係中樂意融入對方的世界,諸如雙方互許承諾等,換言之,深度越大,表示二人關係越親密。
「安全依附」既形塑出我們個人的「內在運作模式」,那麼,按上文所言,缺乏安全的依附將帶來以下四方面負面的影響:自我形象的低落,親密關係的困難,缺乏對人的信任,情緒與行為的問題。 若是如此,如何能有力量在親密關係中「自我揭露」,進入一種深入的關係建立中呢?
心意更新而變化
我們的「內在運作模式」既然如此地影響著我們的人際關係,那麼,如何能使這種「矛盾」與「逃避」變得「安全」而穩定?
既然我們的「內在運作模式」受到成長過程中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模式影響,那麼,我們就明白要改變確實並非一時三刻可以達成的事情。毋忘記,雖然「今日的我」從「昨日的我」之中建立起來,然而,勿以為這彷彿是「劫數難逃」一般無奈的結局,因為「今日的我」其實也有能力可以幫助我們擺脫 昨日的柳鎖,並且要緊記:「明天」從來都是「新」的一天。
故事(六)
有一次一位丈夫與我分享,談及他與妻子的關係,他不明白何以自己已盡力回應太太的要求,太太卻總是投訴自己沒有用心分擔家務的需要,總是不斷地埋怨指責;四年的婚姻生活活中,他無奈地面對不間斷的指責,以致雙方在情感上彷彿越走越遠。
後來有機會與這家庭相聚,眼前出現了幕又一幕相同的圖畫一這位文夫總是不知道各種各樣的雜物放在哪裏,無論是餐具,碗筷等用品,或甚至細微如衛生紙,他都要呼喚太太的名字,查詢這些東西存放在哪裏,而每一次他妻子都清楚指示各種物品存放的位置。
眼前的景象告訴我們,在這位丈夫不停地呼喚妻子之時,其實這位妻子也不停地呼喚著丈夫一透過埋怨指責,這位妻子也在呼喚著,要求丈夫的關注與親密。後來我有機會再深入了解,知道這位妻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多被遺棄,被忽略的經歷,以致在親密關係上產生了不少恐慌,在個人成長中缺乏了穩定的聯繫經驗。
經過了一些時間的會面,讓夫婦二人坦白表達自己內心的掙扎和感受— 妻子在埋怨指責背後所要傳達的訊息、丈夫在回應妻子的需要時的缺陷,並且二人對於安全和穩定關係的渴求;漸漸地,二人間難解的結也開始舒緩和穩定下來。
當我們以為一切都已成定局的時候,毋忘記,我們也許只是困在一個成長中的陷阱而已。 「昨天」可以拉著我們的腳跟,叫我們「舉步維艱」,使我們陷在這成長的「牢籠」中;然而,「當下」卻仍然是「新」的,它等待著我們去開拓,因為「 今天」並不是「昨天」呢!
參考書目 Bartholomew K.(1990).Avoidance of intimacy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7,147-178. Bartholomew K., &Horowitz L. M.(1991). Attachment styles in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26-244. Berryman, J. C., Hargreaves, D. Herbert, M., &Taylor, A.(1991).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you Leicester BPS Books. Bowlby, J.(1969). Attachment. New York,NY:Basic Books. Bowlby, J.(1988).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Kirkpatrick L. A.(2005.)Attachment evolution,and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New York NY:Guilford Press. Johnson, S., & Whiffen, V. E.(2003).Attachment processes in couple and family therapy.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Yerkovich, M, & Yerkovich,K.(2008).How we love: discover your love style enhance your marriage Colorado Springs Colorado WaterBrook Press. 諾曼,古得曼(1995)。《婚姻與家庭》。 台北桂冠。
原載於《建道通訊》188期,2017年7月,頁16-18。
作者簡介
黃天逸
前實用神學部副教授
最新文章
【新生見證】頃刻的呼聲 傾出一生回應 / 何能恩
2024 年 10 月 1 日
【新生見證】明燈指引 主愛綿延 / 容永進
2024 年 10 月 1 日
【新生見證】蒙召與回應 / 朱仲衡
2024 年 10 月 1 日
編輯精選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