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象與人才/梁家麟
從中國大陸遷至香港後,宣道會經歷了幾次重大的變化,包括上世紀五十年代從事難民與邊緣區域的貧民工作,六十年代藉社會服務而有的開拓,七十年代大規模的傳福音和植堂等。每次變化,一方面都是把握了社會發展的契機,另方面也是因為新一代的領袖興起的緣故。
是的,事工發展總是離不開上帝所賜的異象和祂所興起的工人。有新的異象,便能召喚和凝聚新的工人;有新的工人邊做邊摸索,便能將一個異象逐步具體賦形。異象和工人是互為因果,彼此影響的。
當然,關鍵是:舊有的體制能具彈性地容納新的異象,舊有的同工團隊不致排斥甚或打壓新的工人。我們不是舊瓶,可以繼續添酒。我們相信一切都出於掌管歷史、也同為教會的主的上帝,但我們自己可不要成了上帝的作為的攔阻。
上帝的作為不會被攔阻,但祂卻可繞過宣道會而行事,而我們的祈禱是:祂繼續使用我們,而在未來三十年的香港福音事工的發展裡,繼續有宣道會扮演積極的角色。
在面前的日子,我們向上帝發出兩個祈求:
第一,上帝給我們新的異象,一個共同的異象,就是百餘間堂會、五百多位牧者和三萬多信徒共同看到的異象。並且給我們智慧和能力,將異象落實為可實踐的步驟,並且進一步推展為一個屬靈的運動。
百餘年前,宣道會開始自一個屬靈更新和海外宣教運動,百餘年來,宣道會一直懼怕將屬靈運動淪為組織。今天,我們祈禱香港宣道會是一個為運動(異象與使命)而存在的組織,一個行動中的組織。
最低限度,我期待另一個十年植堂計劃。我不特別關心數量的增長,我關心的是一個可資共同打拼的目標、一個給了我們的山崗。
第二,上帝給我們興起一批新的領袖,無論是牧者抑或信徒,最好是二十至三十來歲的。我在祈禱中的叫價是二十個。
這些領袖不需要有最高的學識和社會地位,卻需要是篤信上帝、篤信聖經、篤信福音,也信任教會。他們了解時代的情況,敏感於人們的心態,卻不受現實所桎梏,而是為突破現實的召命而奮鬥。他們懷著信念和勇氣,最重要的是懷著對上帝和對人的善意,沒有仇恨,因愛而行。
還有兩年將是香港宣道會七十周年了。我期待我們能求出一個新異象,也期待藉著各堂會的物色和推薦,藉著某個如領袖發展營之類的場合,尋覓出下一世代的以利沙來。
原載於《宣訊》210期,2017年6月,頁2。
[本文獲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梁家麟
榮譽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