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洪流中身份的重塑 / 周翠珊
建道神學院125周年學術研討會,以「基督信仰,多元面向」為主題,十一位神學院老師,就神學、釋經、宣教、輔導以及中港文化歷史,分享學術成果。內容多元,但「身份」這個主題貫穿著十一篇文章。
第一場研討會中,舊約學者高銘謙博士,以以斯拉記及尼希米記作為研究背景,就身份重塑(Identity Formation)這個主題,敘述被擄巴比倫後流散的以色列人,面對嚴重的身份迷失問題時,如何藉著建立利末人,讓當時的以色列人回到信仰的根本,重塑族群的身份。而劉詠君博士則表示,耶路撒冷的祭司群體守護了聖殿的器具以及禮儀的權威,從而守護了安息日的神聖,讓被擄前後的傳統得以重新接軌,確立猶太族群的宗教身份。
兩位神學學者李文耀博士以及陳韋安博士,則循人的本質,討論人應當如何恰當地在自己作為人的身份上認識上帝。李文耀博士藉受苦的上帝作為主題,提出人應該看清自己的有限,在上帝的超越性和臨在性中間取得平衡。而陳韋安博士則討論巴特神學中有關奧祕的議題。他表示,人唯有藉基督神人二性的奧祕去認識神,而禱告,則是讓人在基督本體中連結神聖。
第二場研討會,廖炳堂博士亦就范浩沙的「神劇詮釋學」,以及布斯的「依納爵敘事靈修」進一步討論作為人的身份上認識上帝這個問題。表示,由於人的本質中有敘述性(narrativity)和理性邏輯(rationality),人認識上主是一個敘事性的認知過程,而釋經科學則是神學智慧的基礎,二者兼備,才是整全的神學。而葉應霖博士則就保羅.利科的三重塑形理論看敘事思考在基督徒自我理解中的重要性。所謂三重塑型的再塑型(Mimesis3),就是讀者的世界(前塑型,Mimesis1)和文本的世界(合塑型,Mimesis2)交切和互動的時段,是一個文本邀請讀者去按照敘事世界的時間性結構和倫理法則重塑自己身份的閱讀過程,套入基督教的框架,再塑型就是聖靈引導讀者看見一個既超越又現實的新世界,這樣,好讓信徒認識一個更深層、又更合乎神心意的自己。
至於陳智衡博士,則以歷史的角度討論「香港聯合教會」計劃。表示,受到中國普世教會合一運動影響,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香港不同背景的教會開始探討合一的問題,當中有成功建立聯合教會的,亦有基於尊重宗派的身份認同,希望保有其獨特性和自主性,而不能完全達成共識的。雖然如此,但是在和而不同的大前提下,各宗派仍然保有友好關係。
至於倪步曉博士有關晚清民國時期基督徒的生命史及靈性運動一文,以當時的華南宣道會作為研究對象,表示,成立街頭的福音堂,重塑當時信徒的個人身份、行為習慣和社會關係,在他們的生命中,看到宣道會「四重福音」的特性。
而在第三場研討會中,劉佩婷博士則以「創傷」為焦點的家庭牧養策略,回應今日集體創傷的時代。表示,新冠疫情後,創傷後壓力大大地改變人們的精神及身體健康,要經歷「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重建家庭關係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希望藉此重抬信徒在基督裏面的身份。
而兩名宣教學者則以非洲以及中東作為研究的背景,提出身份重塑,以及宗教身份破滅的議題。本人分享到身份重塑對於穆斯林歸主者的重要性,並且鼓勵宣教士釐定福音策略時,避免用西方以及自身文化和思考向度為出發點;相對的,嘗試循當地的傳統、文化和風俗作為考量。而簡國基博士則提出亞拉伯之春後,在中東引發一系列的非宗教浪潮,人民開始以獨立批判的思維,去審視伊斯蘭極端主義,甚至出現埃及無神主義的復興。對宣教而言,這是一個契機,但不少埃及人對信仰不再信任,亦可能增加宣教的困難。
總的而言,是次研討會讓參與者品嚐到一次神學的盛宴。雖然各個學者在不同領域進行研究,但在神的帶領下,卻朝著同一方向前進。
原載於《建道通訊》217期,2024年10月,頁20。
作者簡介
周翠珊
跨越文化研究部事工主任
最新文章
【新生見證】頃刻的呼聲 傾出一生回應 / 何能恩
2024 年 10 月 1 日
【新生見證】明燈指引 主愛綿延 / 容永進
2024 年 10 月 1 日
【新生見證】蒙召與回應 / 朱仲衡
2024 年 10 月 1 日
編輯精選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