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道120周年系列】第三篇:新時代的建道掌舵人 / 陳智衡
隨著劉福羣牧師卸退下建道院長一職之後,新一代的華人領袖再次興起。滕近輝牧師、張慕皚牧師和梁家麟牧師,他們在把建道神學院從梧州傳統模式帶入新的時代。
一.滕近輝牧師(1922-2013)〔任建道院長年期:1975-1980〕
若論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的香港福音派重要領袖,滕近輝牧師肯定是其中一位。滕牧師原名懷智,1922年1月15日出生於山東濰縣一個長老會基督徒家庭。滕近輝在奮興佈道家丁立美牧師的呼召下獻身傳道。1945年7月,參加在四川重慶召開的中國各大學基督徒學生夏令會,在趙君影主持的聚會中決志一生事奉主。在孔保羅師母(Maida Contento)的幫助下,滕近輝有機會到蘇格蘭愛丁堡大學修讀神學。1950年畢業後獲准留居香港,開展漫長的六十餘年由香港到普世的事奉歷程。[1]
滕近輝牧師在香港先在播道會的廣州聖經學院教學。自1952年起,滕牧師亦在建道聖經學院部分時間任教,1956年轉為全職。自此,滕牧師就與建道結下不解之緣。據滕牧師所說,他對建道有濃厚感情的原因有三:「一是因與劉福羣院長伉儷可以稱為知心之交,二是在建道事奉時間最長,三是從建道的畢業生中產生了許多位海外宣教士」。[2] 1957年,滕牧師在劉福羣院長引介下,更擔任宣道會北角堂主任一職,翌年被按立為牧師。
滕牧師帶領華人教牧從西差會手中接受領導棒子,領導香港宣道會超過三十年。滕牧師在建道曾擔任神學科主任、宣教系主任,並於1966年出任代院長一職。1975年,宣道會西差會決定將建道移交華人接管,指定由滕牧師接任院長。[3] 故此滕牧師在牧養宣道會北角堂的同時,出任中國神學研究所及建道神學院兩所具規模的神學院的院長。直到1980年,滕牧師才將建道院長一職交付他從加拿大力邀回港服事的張慕皚博士。
滕近輝牧師在建道八十週年紀念中就曾回顧他接任院長一職時的情況:「1975年,華人教會繼承了建道的屬靈遺產,依靠主奔走前程。在過去三年多的日子裏,本院同工以戰戰兢兢的心情,渡過了『守』的階段,在父神恩待之下,學生、師資、經濟、院務各方面,經歷了『穩』。」[4]
滕牧師亦曾參與推動1974年的洛桑運動(Lausanne Movement),以及與多位華人教會領袖共同組織「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擔任董事會主席二十五年。1987年,滕牧師於宣道會北角堂榮休後離港赴美,擔任紐約乃役學院暨宣道會神學院(Nyack College and Alliance Theological Seminary)華文部主任,直至1997年為止。2013年12月19日,滕近輝牧師在香港安息主懷。滕近輝牧師對普世華人教會的貢獻良多,影響亦相當深遠。
二.張慕皚牧師(1941-2017)〔任建道院長年期:1980-2005〕
從滕近輝牧師接過建道院長棒子的張慕皚牧師,相信是繼劉福羣牧師之後,另一位任期最長的建道院長。張慕皚牧師於1941年在香港出生,先後在九龍城生命堂及九龍城潮語浸信會成長。1967年在加拿大的大學畢業後,到美國三一神學院修讀神學。之後張牧師再到德薩斯州西南浸信會神學院修讀神學博士課程,並以倫理學作為他的主修科目。張牧師畢業後在加拿大神學院教學,多位華人教牧都曾是他的學生。1979年秋,張慕皚牧師在中國神學研究院授課半年後,就獲滕近輝牧師以建道神學院董事會主席名義,邀請出任建道神學院院長一職,後更於1984年接受宣道會區聯會和建道神學院按立為牧師。[5]
雖然張慕皚牧師是九龍城浸信會主任牧師,但他在忙碌的事奉中亦帶領建道神學院進入新的時代。在張院長領導之下,學院有多項發展,並訂立了興建「碩士中心、聖樂樓及員工宿舍」的藍圖。此外,張院長亦先後完成白如雪樓(1984)、胡慕德紀念圖書館(1986)、近輝樓(1987)、改建福群樓(1987)、莊漢樂樓(1991)、區樹洪紀念樓(1994)、世英樓(1995),以及百年綜合大樓(包括區樹洪綜合禮堂)(2000)等主要建築。此外,並且於2005年購置新市區校園(位於灣仔),以及成立教牧及專業進修部、信徒領袖培訓部。
在軟件上,張慕皚牧師亦帶領建道開展多個高等神學教育訓練學位。他一方面增聘不同領域的學者和牧者擔任建道老師,另一方面亦開辦碩士程度以上的學位。故此,建道先在1983年開辦教牧學碩士課程,而教牧碩士(M.M.) 、道學碩士(M.Div.)、神學碩士(Th.M.)及教牧學博士(D. Min.)等課程亦於八十、九十年代相繼開辦。當張牧師退休時,他亦開始籌辦哲學博士課程(Ph.D.)。
張牧師擔任建道院長期間,任由老師在自己領域上自由發展,沒有微觀操控,亦甚少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老師身上,不論聖樂、宣教、基督教教育、聖經研究或中國教會研究等皆然,這就建立起建道百花齊放的特色,這樣多元發展亦對華人教會貢獻良多。張院長在2001年首次準備離開院長角色時指出:「神學院有甚麼改進,有甚麼成長,都不是靠一兩個人便能達致的。建道是一個隊工,在過去的日子裏,建道有新加入的同工,也有離開的,但總括來說,有很多同工花了很長的時間一起合作、一起事奉、一起面對很多的困難,更一起看見這所神學院的成長及眾多的改革,我為這一切非常感恩。」[6]
而張牧師的學術著作亦不少,其中《近代靈恩運動: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張院長對華人教會的學術研究十分重視,他曾指出:「華人教會一向在事工上比較實務,因此較為喜歡支持佈道工作和差傳事工,這當然是好事;但還須在訓練傳道人的神學教育上有更大的承擔,才能把福音工作建立在穩固的神學基礎上。華人神學教育要持久而又穩固地發展,有賴於以扎實的神學創作為『護土牆』,以免重蹈上一世紀初北美神學界的覆轍;當時正統神學被新神學思想迅速取代,結果教會和福音工作遭受重大的打擊,經過半世紀有多的努力才能恢復元氣。雖然今日華人教會面對不同的環境和問題,但要應付衝擊和挑戰比以前有過之而無不及,教會和福音事工更需要適切時代需要的神學創作來作後盾和動力。」[7] 誠然,張院長二十多年前的洞見,至今仍然適用於華人教會身上。
三.梁家麟牧師(1957 – )〔任建道院長年期:2005-2018〕
梁家麟牧師於1975年11月在葛培理佈道會中決志信仰基督教,並於宣道會黃竹坑堂洗禮。梁牧師畢業於中文大學歷史系,進修碩士課程期間,主要研究中國基督教史。畢業後,曾在《突破》雜誌擔任執行編輯。1985年完成中文大學歷史系的哲學博士課程後,隨即被張慕皚院長邀請加入建道神學院擔任講師。因梁牧師那時仍未接受神學訓練,故此在1987年遠赴加拿大維真神學院接受神學訓練,短短兩年之間,就成功取得基督教研究文憑及道學碩士學位。
梁牧師神學畢業後回建道繼續教學,兼任教務主任一職,並於1992年被宣道會區聯會按立為牧師。1993年,梁牧師接受當時張慕皚院長的建議,成立「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並與當時中大學弟邢福增博士進行多項中國基督教史研究,為中國教會史研究開闢了一片新天地。而梁家麟牧師的研究眾多,其代表作包括《吳耀宗三論》、《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農村教會》、《倪柝聲的榮辱升黜》等。
2005年,梁家麟牧師接過張慕皚院長所交的棒,成為新一屆的建道神學院院長。梁家麟院長執掌學院初期,除了落實張院長之前定下來的計劃外,硬件上亦推展校園擴建計劃,擴展校園空間、更新教學設備、增加圖書館的空間及藏書量,藉以配合未來發展高等學位之所需。而山頂道25D「關錫康何煥賢伉儷樓」已婚宿舍,白如雪女生宿舍裝修,以及2017年九龍中心的啟用,都是梁院長帶領下的硬件發展。
至於軟件方面,先在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之下成立中國伊斯蘭研究室,以了解中國伊斯蘭教及與他們的學者對話,該研究室由退休中大歷史系劉義章教授擔任主任一職。而文化中心亦於2008年開辦普通話教牧學碩士課程,以培訓操普通話華人教牧及信徒為主。2013年,該事工更發展為獨立部門「普通話學院」。2010年,教牧及專業進修學院成立,這是為了協助牧會的傳道牧者。另一方面,「爾道自建」釋經靈修智能手機程式於2014年正式推出,讓世界各地華人可以在不同地方以這程式來靈修。梁家麟院長把建道神學院定位為中國的神學院,為華人教會訓練人才來牧養教會。梁院長在榮休晚宴講道中指出:「我視建道是我一生最主要的召命,我的榮辱所寄,任何針對個人的讚賞或冒犯,我都其實不在乎。不過任何影響建道榮譽的事,我都想押注上去,包括了,我視冒犯建道的人為我個人的仇敵。」[8]
小結
在上帝的恩典眷顧下,建道從逃難來港的小群體,逐漸發展至其中一間具影響力的華人神學院。昔日建道院長關心教會需要,重視人才培育和學術研究,但同時又廣納人才,讓老師自由發展,為的是讓建道更能服侍今天的教會。今天,建道將由第十四任院長蔡少琪牧師帶領進入另一個新時代,就讓我們共同見證上帝的恩典如何與建道同在,就如昔日建道所走過的路一樣。
註釋: [1] 滕近輝:《都是恩典:滕近輝回憶錄》第三刷 (香港:宣道出版社,2010)頁3,21-22。 [2] 陳近輝:《都是恩典:滕近輝回憶錄》, 頁35-36。 [3] 梁家麟:《建道神學院百年史》(香港:建道神學院,1999),頁269-27。 [4] 滕近輝:《前瞻》, 《建道神學院八十週年紀念特刊》(香港:建道神學院,1981), 頁23。 [5] <張慕皚院長的生平事略>,《張慕皚紀念特刊》(香港:九龍城浸信會,2017),頁6-7。 [6] 張慕皚:<院長的話>,《建道通訊》124期 (2001年7月),頁2。 [7] 張慕皚:<院長的話:告別二十一年的院長職分>, 《建道通訊》123期 (2001年4月), 頁2。 [8] 記錄於梁家麟院長榮休講道, 2018年5月25日。
原載於《建道通訊》197期,2019年10月,頁5-7。
作者簡介
陳智衡
神學研究部副教授
最新文章
【新生見證】頃刻的呼聲 傾出一生回應 / 何能恩
2024 年 10 月 1 日
【新生見證】明燈指引 主愛綿延 / 容永進
2024 年 10 月 1 日
【新生見證】蒙召與回應 / 朱仲衡
2024 年 10 月 1 日
編輯精選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