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信徒的出走 / 葉松茂
2015年11月23日,建道的教牧及專業進修學院舉辦了一個講座,從加拿大華人教會的經驗,了解為何第二代信徒會出走。當日有100位青少年教牧同工出席,主講嘉賓是加拿大的王健安博士。加拿大有130萬華人,其中福音派信徒約15萬,第二或第三代在加拿大出生的華人信徒約4萬人。王博士正進行一個量與質性拼合的研究,用問卷調查了739名第二代華人信徒,其中139人現在已不再參加教會。另外,他又訪問了38人,其中18位已沒有參加教會。
研究發現第二代加拿大華人信徒出走,主要有四個原因。第一,移民教會的領導失調。出走的信徒覺得教會的領袖未能提供有遠見、有方向性的願景。王博士認為忽略長遠願景是「三言兩語」移民教會的挑戰,領袖們不太懂得如何建立願景,不了解土生華裔的渴求,亦怕現有教會出現震盪。對第二代來說,教會作決策的過程,凸顯了他們二等公民的處境:無分、無權、無記念。他們覺得決策缺乏客觀分析,亦沒有諮詢或解釋。只重視關係,不理會進取的建議。權柄都是以位分作依歸,而不是以服侍或召。上一代「先來者」的特權根本無法踰越,亦容易造成一言堂的情況,而且在位者又不願意清楚界定自己權力的界線。
第二代信徒出走的第二個原因是他們對自身族裔身分及價值與上一代出現差異。他們渴望透明、創新、建立橋樑走向多元族裔的社羣;但上一代的領袖總是寡頭領導,又過於重視華人族裔自己的黏合,第二代就覺得教會在排外。有些第二代滿懷抱負,想關心身邊破碎的、有需要的不同羣體,但父母輩的信徒在教會只關心各子女的世俗成就。他們覺得上一代的信仰十分虛偽,都在宣揚成功神學,人人都想子女成為「三師」(即律師、會計師、醫師等專業人士)。王博士提出加拿大教會需要文化企業家,用積極但批判的態度面對自己的文化,在信仰、族裔價值及公民參與中幫助第二代信徒重尋作主門徒的召命。
出走的第三個原因是對教會缺乏歸屬感。王博士認為關係比團契及敬拜更重要,教會的建立並非「先相信、再成為、最後歸屬」(be lieve, become, then belong), 而是 「先屬、再相信、最後成為」(belong, believe, then be-come)。一位年輕人說:「我仍然渴望歸屬與關係,這是關鍵。若已經沒有這些關係,就覺得再沒有理由去那一間教會。」關係破碎原因眾多:被論斷、被欺凌、戀人分手、友人鬧翻、未能打入小圈子等。但華人教會太着重面子,未能以寛容的心去挽回離開的第二代。
第二代出走的第四個原因是他們不能認同教會對某些議題的態度。對於信仰與科學間的問題,他們覺得教會不容許懷疑與發問的空間;對於 lgbt 同性戀的態度,出走者更認為教會充滿敵視與虛偽。王博士認為對同性戀的認同在北美與日俱增,這議題已經成為第二代信徒的 tide-turning point,形勢對教會十分不利。
面對第二代的出走,王博士提醒教會必須 involve them 讓他們參與決策,instill them 賦予作華裔門徒的真實意義,inspire them 啟發他們大膽為主火熱及 invest in them 投資最好的資源在第二代、也在合一的前提下,給予第二代充足而權限清晰的空間。
當天有兩位回應講員。播道會恩福堂張秀娟傳道覺得王博士的研究也十分適合香港的處境。恩福堂就十分重視青年人在教會中的參與,擴堂時讓年輕人自己負責他們聚會空間的室內設計,結果他們自己動手繪畫了一整幅巨大充滿朝氣的壁畫。同性戀問題在恩福堂異常敏感,張姑娘要親自參與關懷同性戀者的查經班,再以親身經驗向年輕人述說如何與同性戀者同行,憂戚與共,使他們明白教會真正愛同性戀者。
建道講師潘智剛介紹了如何讓年輕人多參與的例子:他教主日學方舟一課時讓同學們分三組做互動的習作:一組搜集方舟圖片、另一組查經、第三組做一個方舟模型。另方面更可以透過參與外間的機構,例如平等分享行動和暑假義務教學等活動,讓年輕人明白社會貧富懸殊如何妨礙下一代向上流。
原載於《建道通訊》182期,2016年1月,頁10-11。
作者簡介
葉松茂
拓展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