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貧窮的人 / 鄺成中
新約福音書記載了耶穌在祂傳道生活中遇到不同類別的人,其中有富有的,也有貧窮的。馬可福音第五章記載了耶穌先後遇到兩個貧窮人,他們不單貧窮,而且是非常的貧窮;然而,馬可福音第五章的記述不單展示了耶穌對貧窮人關注,更是深層次的關注。
馬可福音第五章中,耶穌在格拉森人的地方遇到一個被鬼附的人,這人是貧窮的,而且是非常的貧窮,他真的是一無所有:他沒有健康(被鬼附),沒有朋友(眾人要將他隔離,用鎖鏈將他捆鎖),他沒有居住的地方(他露宿在沒有人會願意住的地方——墳墓,他是否有家歸不得?〔五19〕,是否連他的家人也不要他?)、他沒有人最基本的財富:被接納(為何眾人要用鎖鏈將他捆鎖?為何他會用石頭打自己?是否連他也討厭,拒絕自己?)。
耶穌讓鬼羣進入豬羣,使這人重新得到健康。為何耶穌會讓豬羣同時掉進山崖,而且淹死在海中?耶穌絕對可以讓這人重新得到健康而不用犧牲豬羣,那約二千隻的豬實在是一個為數不小的財富。事實上,耶穌所作的不單是要讓這被鬼附的人得到醫治,他更是要解決他深層次的問題——真正的貧窮:沒有家、沒有朋友、沒有被接納。
透過豬羣墮崖的情景,眾人可以清楚地知道鬼羣已進入豬羣,知道被鬼附的人是已經得到真正的醫治,以致大家可以重新接納他重回社羣,他也可以重回他的家(五19),過著健康正常的生活;不單如此,耶穌所作的更可以讓那人清楚知道自己已得到醫治,以致他可以重新建立自信,接納自己。
在眾人眼中,那被鬼附的人是非常沒有價值及非常的不潔淨(被鬼附已經是不潔淨,他更是被許多的鬼所附〔五9〕),以致眾人對他是諸般的拒絕與排斥(五3-4),然而,耶穌看他卻是遠比二千頭豬貴重得多,願意以二千頭豬的價值來換取那人的重拾自信,以及眾人對他的重新接納。
馬可福音第五章接着記載耶穌遇着一個患了十二年血漏病的婦人,她也是一個貧窮的人(為求得醫治,她花盡了所有的〔五26〕)。婦人從後摸耶穌的衣裳並且立時得到醫治,耶穌的反應「是轉過身來說:「誰摸我的衣裳?」(五30)縱是經過門徒的質疑(五31)。耶穌仍是四周觀看,為要找出到底是誰在摸他的衣裳(五31)。耶穌是全能全知的神,難道他不知道是誰在摸他的衣裳嗎?他當然知道是那婦人,那他為何仍在不斷地尋問?耶穌所作的是要使那婦人能最終鼓起勇氣站出來,並將所經歷的當眾說出來,以致眾人都可以知道那婦人已得醫治。
那婦人不單是貧窮,她更有深層次的問題:她是不潔淨的(血漏病的問題〔利未記十五25-27〕),與被鬼附的人一樣,是非常的不潔淨(長期而且是不能治好的血漏);她更是非常的貧窮,不單沒有金錢,就連其他最基本但很重要的東西都沒有,與被鬼附的人一樣。婦人不單因治病而花盡所有的,更因長期不潔淨而被隔離,導致沒有朋友,沒有正常的社羣生活,甚至連最基本個人的自信心也沒有,是以她不敢從正面來求耶穌,只敢靜悄悄地從後而來摸耶穌的衣裳。當她知道事情不能隱藏而要說出來的時候,她的反應是恐懼戰兢的(五33),最大的可能是因長期被隔離而導致不敢面向羣眾,更加遑論當眾說話的信心。
耶穌要尋找摸他的人,為的是要讓婦人可以當眾說出事件的經過,以致眾人可以知道她已全然得到醫治,好讓她可以重新被接納,重回社區過羣體的生活;不單如此,耶穌所作的更要讓婦人能鼓起勇氣當眾說話(在這之前她只敢靜悄悄地在耶穌背後),使她能重拾基本的自信心與勇氣。耶穌不單讓婦人得到疾病的醫治,他更是要為她解決深層次的問題,就是她真正的貧窮:沒有社區生活、沒有朋友、沒有被接納、沒有自信心、沒有勇氣。
馬可福音第五章中,耶穌在被鬼附的人身上所作的,與在血漏婦人身上所作的一樣,就是不單為他們解決疾病的困擾,更是關注與解決他們深層次的問題,就是他們真正貧窮的問題。
貧富懸殊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世界各地,而且是越來越來嚴重,香港也深受這問題所困擾。香港在2011年的貧窮率為17.1%,即窮人達至115萬;長者方面,貧窮長者達28.8萬人,佔長者人口32.7%,而獨居及二老長者的貧窮率更接近54%。高收入羣組與低收入羣組的入息差距可以是3.5倍;全港最富裕的10%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可以達8.88萬元,而全港最貧窮的10%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只是3400元,二者的差距是26.1倍。事實上,貧窮及貧富懸殊的問題實在不能忽視。
建道神學院在今年的3月1日至2日將會舉辦一連兩天日間的學術研討會以及晚間的公開講座,題目是「貧與富:聖經,神學的反思」。兩天的日間時段是學術研討會,學者們會就着有關的課題在聖經與神學的層面作出學術性的討論大會邀得著名的新約聖經學者Prof. Craig Blomberg為主題講員,同時亦會有二十多位的學者發表論文,對象是學者,神學生以及教會牧者:兩天晚間的時段是公開的講座,對象是平信徒及教會領袖,除了Prof. Craig Blomberg,大會同時邀得周永新教授及梁家麟院長為大會講員。希望在這兩天內,學者們與眾信徒能在有關的課題上。有更多的反思與回應。
原載於《建道通訊》170期,2013年1月,頁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