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院長的話】把重要成為重要 / 高銘謙

三年前,左手手臂不適,常常麻痹,得到朋友介紹,去了一個物理治療的場所求診。這是一間很特別的物理治療所,當中有物理治療師,也有健身教練,還有不同的專業人士,一起合作幫助病人。…

點解要讀神學?教會與社會的需要 / 吳嘉輝、王雅文

曾聽說問蘋果用戶們誰是忠誠的另一半時,答案大多會是Siri。現在凡事都可求問……

「乜嘢時代啊!仲去讀神學?」 / 葉松茂

「乜嘢時代啊!仲去讀神學?」(「現在是甚麼時代啊!過要去讀神學嗎?」)這應該是現今許多信徒的疑問。

在年少時蒙召 / 楊小曼

我是「建道神學院」道學碩士2018年畢業生,現是「香港天樂浸信教會」堂主任。

從前線到神學院:改變你事奉生命的旅程 / 採訪:董智敏

「我大學畢業後便加入了福音機構全職服待,做學生工作,大約有十年的時間才進入神學院讀書。」

信仰的思與行:回望過去 / 李文耀

自1994年在一次敬拜讚美聚會中經歷主的恩召以來,我已在教會、福音機構和神學院事奉超過三十年。

同行者的群體建立:關心小組 / 陳智衡

在建道的神學訓練,不單讓學生知識增長,亦讓學生建立不一樣的友誼。

耶羅波安的困境與抉擇 / 高銘謙

本章以文本中的世界作依據,再配合申典歷史的角度,嘗試分析耶羅波安的人物角色,了解他在立國的初期所面對的困境,以及他的抉擇,說明在但與伯特利的兩個邱壇的金牛犢敬拜是為了解決他政治及心理上的困境。…

靈性上的預備及培育 / 董智敏

多年前,我第一次參加神學院的祈禱會,那一次全體學生跪下,膝下有一個跪墊,我大約跪了半小時,膝下有點痛,我也很好奇,同學們在這樣的情況下,真的能專心禱告嗎?…

依納爵《神操》中抉擇之韻律 / 董智敏

依納爵(Ignatius of Loyola)《神操》(The Spiritual Exercises) 在抉擇(Discernment) 的課題上被稱為分辨的學院(The School of Discernment) ,其中有第一週的分辨指引(Week One Rule)……

重訪大革命時代的低音與抉擇:以《王明道日記(原稿)》為中心的考察(1949-1955) / 倪步曉

在政教分離的保守主義脈絡下,王明道面臨是思想的困境,而他的心態抉擇是否曾經發生波動,或絕不僅僅只有一種抗衡立場所能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