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忻。《旭日旗下的十字架:1930年代以降日本軍國主義興起下的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學校》/陳智衡

基督新教在十九世紀傳入臺灣至今有百多年的歷史,其中在日本統治下繼續發展的就有五十年。臺灣基督教史仍存有不少歷史空白地,而日治時期的臺灣基督教史就是其中之一。…

A Reflection On Wolfhart Pannenberg’s Change Of Focus In Christology(潘能伯格基督論重點轉移之批判性評估)/郭鴻標

本篇論文乃對潘能伯格基督論發展的批判性評估。比較1964年出版的《耶穌:神而人者》及1992出版的《系統神學卷二》,潘能伯格將基督論的重點由從下而上的盡路轉變為從下而上與從上而下兩種進路的整合。…

Ally Or Invader Of The “Forbidden City” In The West?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Chinese Rescue Home In Victoria, British Columbia, Canada(是敵?是友?──分析卑詩省維多利亞華人婦女及兒童庇護所對加國社會文化帶來之影響)/余陳頌恩

十九世紀末,隨着尋金熱和鐵路的興建,大量「有色人種」湧入北美,引起主流社會白人羣體的恐慌。為了保障白人群體的利益和安全,這些新移民被趕到「少數族裔聚居地」,與主流社會斷絕接觸,且受到歧視和不公平的對待。這些小數族裔聚居地,像唐人埠,有如隔離病房,是一般白人絕不會進入的「禁地」。宣教士卻勇敢地打破主流社會對族裔的歧視眼光,主動進入這些有色人種中間,並在「禁地」

中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中國基督教發展的影響/鄞穎翹

近年,中國政府意識到必須重建一套基本的價值觀,以改變社會淡薄的道德觀念。中國社會正步進一個新形勢,在這個破舊立新的時刻,基督教的倫理道德觀念如何能夠作出貢獻呢?在胡溫體制的新治國方略之下,各大宗教都需要發揮其積極因素,共同參與建構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之進程。…

「一二·三」事件及其發展對澳門基督教會的影響/朱秉仁

本文旨在探討澳門基督教會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之政治風潮中所受到的影響。

神學教育的邊緣化──二、三十年代中國神學教育的困擾/梁家麟

本文旨在探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神學教育跟主流分離以後,對神學教育和中國教會所產生的影響,並描述神學教育在抗日戰爭爆發前的一些變化,討論時限定為1927至1937年。…

比較伊斯蘭與更正教的社會參與因素與教導──香港個案/黃玉明

本文比較伊斯蘭與更正教的社會參與因素與教導。研究顯示香港更正教的社會參與較多的主要因素如下……

Bradley, James E., And Richard A. Muller, eds. Church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To Research, Reference Works, And Methods/湯泳詩

本書編者將美國福樂神學院(Fuller Seminary)研究生方法論研討會(Ph.D./ Th.M. graduate seminar on methods)的課程內容和課堂討論編輯成書,付梓出版,成為一本十分珍貴的有關教會史研究的專門工具書。兩位作者分別任教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和加爾文神學院(Calvin Theological…

Wengert, Timothy J., And Charles W. Brockwell, Jr., eds. Telling The Churches’ Stories: Ecumenical Prespectives On Writing Christian History/湯泳詩

本書是1988年至1991年間美國基督教協進會(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下的信仰與教制(Faith and……

「三自」與中國教會的組織建設 /梁家麟

本文旨在討論中國教會的組織建設問題。上世紀五十年代,「三自」因應政治需要而建立,並隨即取得中國教會的領導地位,但它卻不是中國教會的正式行政組織。…

探討城市化浪潮對中國穆斯林「遷移者」在信仰上的影響 /鄭曉春

中國城市化對兩千萬少數民族穆斯林在信仰上有何影響呢?筆者嘗試將受「遷移」影響者分為三類,並希望在宣教上能對症下藥。

Thomas Aquinas’s Virtue Ethics And The Implication For Sino-Theological Ethics(多瑪斯·亞奎那的美德倫理對漢語神學倫理的意義) /郭鴻標

本篇論文主旨是從神學角度證釋亞奎那的美德倫理。亞奎那認為生命的目的是朝向上帝;但是許多人誤解亞奎那只根據人類理性論證上帝存在的觀點,他們忽視了亞奎那哲學中超自然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