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6 月 1 日
聆聽的群體/高銘謙
當我們讀舊約時,便明白「聆聽」是神對以色列民的要求:「聽啊!以色列!我們神為一主」(申六4,作者譯),這句是有名的Shema(希伯來文「聽」的意思),是猶太人惟一的信經,主導以色列群體與神之間基本的關係,這關係便是「聆聽」。…
2021 年 3 月 1 日
論謙卑/高銘謙
謙卑是生命的流露。與仁愛、喜樂、和平等品格果子不同,這些可去追求,靠著聖靈的力量而增長。謙卑呢?若我們太重視,反而會失去;若我們重視神,它卻會來到我們身上。…
2020 年 12 月 1 日
對苦難的反思/郭鴻標
2020年3月19日是兒子允行(Lukas)昏迷兩周年的日子,這兩年間香港經歷了社會運動與新冠狀病毒衝擊,但感謝神的恩典,讓我在正常生活被改變下,仍然能夠心靈平靜地生活,思考死亡、疾病、痛苦、公義、上帝掌權、人生意義、盼望等課題。…
2020 年 11 月 1 日
亂世中的避難處/高銘謙
我們身在亂世,如何自處?如何經驗信仰?談「避難所」的前提,是患難;沒有患難,人便不能經驗何謂避難所。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水雖匉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詩四十六1-3)…
2020 年 8 月 1 日
在疫情中思考聖餐的意義︰為他者行使自由/李文耀
在疫情中,教會為了繼續舉行聖餐作出不同、有創意的改動,我認為這是自由的體現。當中或許有些神學問題,需要我們繼續探討,不過任何討論都必須在尊重自由及為他者的精神下進行。沒有為他者行使的自由,任何溝通、討論都可演變成傷害人。聖餐提醒門徒,教會既是一個與基督聯合的實體,行事為人就應當有耶穌基督的樣式。「只有為他者而存在的教會才是真正的教會。」…
2020 年 7 月 1 日
由差傳運動至差傳宗派/梁家麟
如何在宗派組織中維持原初的運動精神,特別是集中力量投注傳福音與宣教工作,卻仍是每個宣道會成員必須關心的課題。宣道會先是一個福音運動,然後才是一個宗派組織,故對她來説,福音運動遠較宗派組織為重要。她必須繼續成為一個福音運動,才堪稱為宣道會。…
2020 年 7 月 1 日
睡覺神學/高銘謙
睡覺,是一件神奇的事。睡覺是其中一項人不能控制的事情,既神秘又不確定──我們永遠不知道何時何刻睡著,但醒來會突然發現時空已跳躍;一剎那間,早晨已來到,彷彿失去時間觀念一樣。睡覺能把人抽離現實,進入夢境,一瞬間卻回到另一個更新了的現實(假如睡得香甜),給人強烈的「復活」感覺。…
2020 年 3 月 1 日
土地──禮物與試探(下)/郭鴻標
香港推行「高地價政策」,令政府有龐大收益。地產商投資土地建屋,自然希望獲得最大的回報,可是,樓價應該是那麼高昂嗎?香港樓價高企,大家努力工作,應付生活開支,只能被牽著鼻子做人。…
2020 年 2 月 1 日
土地──禮物與試探(上)/郭鴻標
香港土地面積僅一千多平方公里,人口膨漲加上建屋量持續不敷,使樓價、租金、土地發展等成為港人長期關心的課題。其實不少神學家都對土地神學有所探討,布格曼(Walter……
2020 年 1 月 1 日
在凡事感恩/高銘謙
「凡事謝恩」(帖前五18),原文直譯是「在凡事中感恩」(en panti eucharisteite),或可以翻譯為「在任何處境中感恩」。經文中「凡事」沒有成為感恩的受語(direct……
2019 年 11 月 1 日
熱愛生命的靈性/李文耀
真正有靈性的人會竭盡所能保護一切生命免受各式各樣的操控、剝削和破壞。面對任何壓制生命的制度和系統,真正有靈性的人是不會坐視不理、無動於衷的。當然,在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大前提下,任何維護秩序或反抗暴力的行動都必須有一定的節制和限度。總言之,聖靈的臨在帶來了熱愛生命的新活力(It brings the new vitality of a love for…
2019 年 5 月 1 日
甚麼也是領受的/高銘謙
弟兄們,我為你們的緣故,拿這些事轉比自己和亞波羅,叫你們效法我們不可過於聖經所記,免得你們自高自大,貴重這個,輕看那個。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林前四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