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羅波安的困境與抉擇 / 高銘謙

本章以文本中的世界作依據,再配合申典歷史的角度,嘗試分析耶羅波安的人物角色,了解他在立國的初期所面對的困境,以及他的抉擇,說明在但與伯特利的兩個邱壇的金牛犢敬拜是為了解決他政治及心理上的困境。…

依納爵《神操》中抉擇之韻律 / 董智敏

依納爵(Ignatius of Loyola)《神操》(The Spiritual Exercises) 在抉擇(Discernment) 的課題上被稱為分辨的學院(The School of Discernment) ,其中有第一週的分辨指引(Week One Rule)……

重訪大革命時代的低音與抉擇:以《王明道日記(原稿)》為中心的考察(1949-1955) / 倪步曉

在政教分離的保守主義脈絡下,王明道面臨是思想的困境,而他的心態抉擇是否曾經發生波動,或絕不僅僅只有一種抗衡立場所能解釋。…

The Choice to Stay: A Case Study of Christians During the Hong Kong Occupation (1941-1945) / Chan Chi-hang

From the late 19th century, Japan successively occupied Taiwan and Korea. By the 1930s, Japan had taken control of northeastern China and established the puppet state of…

巴特論上帝的神聖自我命定與人類的命運 / 陳韋安

「困境」與「選擇」,似乎是一組相對應的詞語。人面對困境,就必然需要作出選擇-這暗示了人的選擇決定了困境的後果。本文將要探討一個更深層次的課題一究竟上帝的決定與選擇如何決定性地影響我們理解人類的困境?…

跨越文化研究的神學訓練——專訪曾錫華牧師/ 採寫:周翠珊

曾錫華牧師1998年,在宣道會希伯崙堂當部份時間宣教牧師期間,亦加入建道神學院,成為部份時間老師;及後,2001-2006年於華福服侍。在2006年,正式加入建道當全時間的老師………

一篇特稿:好好事奉主! / 梁國強

「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馬書十二章1節)…

「牧範」與「硬淨」! / 梁國強

「牧範」是我輩的神學生或牧者,矢志要學習的事,我們總有一兩個前輩作為楷模,希望能「跟隨他的腳踨行」,又能學習到他們的牧養氣質,生命素仰,而至能夠以此好好事奉。…

教會和新手牧者的期望落差 / 梁國強

因著實習部的工作,在這四年的服事,認識了很多教會的牧者,我們都不時就著神學生的實習和新手傳道(畢業後的1-3年)的牧養生態有不同的交流和溝通。…

【建道人 建道情】退休老師專訪——黃玉明博士 / 採寫:Connie Lee

當遇上同學病危,黃玉明老師義不容辭地陪伴學生搭直升機從長洲到市區就醫;當得悉同學家人有病,若合適的話,她也趕到市區的醫院探望;對神學生的教育,黃老師更當仁不讓,竭力宣講神學。…

聆聽的群體/高銘謙

當我們讀舊約時,便明白「聆聽」是神對以色列民的要求:「聽啊!以色列!我們神為一主」(申六4,作者譯),這句是有名的Shema(希伯來文「聽」的意思),是猶太人惟一的信經,主導以色列群體與神之間基本的關係,這關係便是「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