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愛蘭回憶錄 / 白愛蘭

《白愛蘭回憶錄》是作者關於近乎一生的記錄,通過她的文字讀者可以了解這位傳教士在二十世紀中國的生活面向,她如何背井離鄉,承擔傳教任務、家庭生活的責任等心路歷程,並提供一個有別於男性視角的觀察,從而走進女傳教士面臨的困境,以及她的情感流動與思想。…

Church What’s Next? 香港教會何去何從? / 葉松茂

作為扎根香港的建道,我們一眾同工在禱告中領受異象,決定再辦一次大型的前景會,與眾同工、衆領袖、衆弟兄姊妹,一起拋磚引玉,獻出我們卑微的觀察、體會、分析和洞見,祈求神的恩典。…

四位建道老師探訪英國華人教會及校友 / 葉松茂

今年3月份,四位建道神學院的老師包括蔡少琪院長、陳韋安牧師(國際學院副總監,負責英國事工)、張美薇牧師(跨越文化研究部主任)和葉松茂博士(拓展總監)到訪英國兩星期...…

差傳、基要與自立實踐:基督教宣道會華中教區的宗教傳播及其身份建構的探析(1889-1951)/倪步曉

作者在本書最後的餘論,提及六點未來可繼續探討的在華宣道會研究議題。這些題不單帶有拋磚引玉的作用,更可吸引後學在宣道會的派史及區域史研究上,繼續發掘值得探討的議題,值得期待。…

【建道人建道情】黃玉明博士專訪

除了馮牧師和張牧師於本學年結束後退下全時間教學的崗位外,黃玉明博士也會在9月的新學期起轉為半職老師。

兩個服侍基層的校友專訪 / 訪問及撰文: 葉松茂

疫情爆發,最困難的當然就是香港的基層家庭,所以今期學院的通訊特意走訪了兩位建道校友,都是極有佈道心志,開荒、吃苦、火熱,做社區福音工作,特別是基層的服侍。…

【新書推介】《憑信而行》:郭鴻標牧師的信仰反省和力行 / 黃玉明

允行,意思是神應許與他同行。郭牧師希望允行以行動見證神,他在這段時間牽着允行的手做到了。郭牧師是牽着家人的手,憑信一直在走,他也與世界憑理性切實地對話了。…

【建道人係我】訪問院董林錦波弟兄 / 訪問及撰文: 葉松茂

錦波在訪問末段, 語重心長地說:我的妹妹和妹夫都在馬達加斯加作宣教士。建道必須強調開荒、吃苦、作忠心的僕人......

【後疫情的建道】實體教學恢復後的女生宿舍生活點滴 / 黃玉明

當同學經歷了疫情下減少面對面的接觸後,再次回歸人與人相處的宿舍生活時,其中有同學表示更珍貴的是與同學共同生活的機會。

「如此相信,如此唱頌」 詩班如何在疫情下練習?/羅潔盈

縱然讀經組未能像詩班訓練般體驗音樂語言的能力,但卻透過加入戲劇元素的演繹,發掘肢體語言不同的可能性。剛過去的聖樂會中的經文演繹,正是導師與同學們一同透過查考經文內容,運用創意,共同構思的設計,並經過排練而得出彼此配合、一致的演繹。…

【畢業生見證】/李仲陽

這幾年在學院經歷了高高低低,面對人際關係的疑惑焦慮、對自己的灰心失望、事奉的困難掙扎,深信在建道的每一滴眼淚,無一滴是白流,每一滴都裝在神的皮袋,神必定記念。…

【畢業生見證】/石倩晴

我常常對身邊的人說:「我已經在建道讀了十年。」丁點都沒誇張!我由2010年成為福音幹事起,就在晚間修讀證書課程,2016年完成了兩個證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