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跨文化宣教準備 / 簡國基

建道廣西梧州聖經學院於1950年在香港復校,當時宣道西差會選用了長洲島上重建後的翟輔民別墅為基址。

跨越文化研究的神學訓練——專訪曾錫華牧師/ 採寫:周翠珊

曾錫華牧師1998年,在宣道會希伯崙堂當部份時間宣教牧師期間,亦加入建道神學院,成為部份時間老師;及後,2001-2006年於華福服侍。在2006年,正式加入建道當全時間的老師………

【跨越文化研究生力軍】從中東工場到華人神學教育 / 簡國基

平安,我是Toby。自2015年,我和太太在中東服侍了將近8年。因為事工的緣故,在工場時,我有機會聽到穆斯林和基督徒朋友兩面的不同故事。…

非常懷念小松老師

小松老師認真的教學,經常掛在臉上的笑容,分享他作長老時的喜與樂,挑戰和辛酸,非常認真指導博士學生的論文寫作技巧,愛教會愛人愛建道。…

我從楊小松博士身上學到的功課 / 鄺炳釗

死亡著實令人感到難過和痛苦,就連耶穌也因為拉撒路離世而憤慨、哀哭。這事記載在我們剛讀過的約翰福音十一章33、35 節。

一位可敬的「建道人」 / 梁家麟

楊小松博士敬謹地走完地上的路程,不算特別瀟灑亮麗(他不是這樣的性格,也缺乏這樣的條件),卻是滿溢著人的信心和上帝的恩典。我在他身上看到虔信和敬畏是怎麼一回事。…

[電子書]困境與抉擇:「建道研究中心30週年誌慶」跨學科研討會論文集/廖炳堂、倪步曉主編

本論文集是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三十週年誌慶會議的成果,圍繞「困境與抉擇」的主題,從跨學科視角探討信仰在聖經學、神學、倫理學、靈修學及教會史等方面的回應。…

一篇特稿:好好事奉主! / 梁國強

「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馬書十二章1節)…

「牧範」與「硬淨」! / 梁國強

「牧範」是我輩的神學生或牧者,矢志要學習的事,我們總有一兩個前輩作為楷模,希望能「跟隨他的腳踨行」,又能學習到他們的牧養氣質,生命素仰,而至能夠以此好好事奉。…

【代院長的話】神學教育的生命迴響 / 高銘謙

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蔡少琪院長放安息年假,我需要承擔代院長的職份,在第一天履行這職任時,便想起「生命」這兩個字。

【屬靈導引】屬靈導引—一門失落的藝術 / 董智敏

屬靈導引於過去十多年來帶給香港教會很多的反省,同時有許多疑問。屬靈導引往往是一對一的生命對談,而傾談範圍包括神與人的關係、屬靈分辨,甚至是靈性低潮時的掙扎。…

「屬靈導引」可以在聖經權威的框架內實踐嗎? / 廖炳堂

我們都知道,「信徒皆祭司」是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兩大支柱教義之一,它確認所有重生的基督徒不需要任何輔助的中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