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 10 月 7 日
與罪的長期戰爭/梁家麟
一般而言,基督徒對罪的嚴重性的了解是足夠的。我們都知道罪的工價乃是死,都知道罪是對上帝的悖逆,都知道基督徒不應容罪在身上掌權…… 不過,我的觀察是,我們對罪的長期性的認識和心理準備都不足夠。 危機的一個表面現象是事工發展停滯,難以吸引教外人士 ( 特別是年輕一代 )……
2003 年 10 月 1 日
【院長的話】神學教育與神學生的素質 / 張慕皚
神學教育的目的,是為神的教會訓練時代工人;而神學生的素質則決定未來教會的素質。因此,如何栽培高素質的神學生,是神學教育要不斷反思的問題。…
2003 年 10 月 1 日
【老師專欄】真正的信心與真正的安息/鄺成中
希伯來書主要是比較基督與舊約其仙重要角色。從一至三章已經清楚看到兩個比較:一、基督與天上屬神最佳代表的比較(第一章:基督超越天使);二、基督與地上屬神最佳代表的比較(第三章:基督超越摩西)。…
2003 年 10 月 1 日
【基督教教育】成長中的基督教教育 / 黃碩然
自1998年建道重新開設基督教教育系以來,至今共有六位主修「基教」的同學畢業,他們現時都擔任教會青少年部傳道及學校宗教主任等職務。…
2003 年 7 月 1 日
罪是不能匿藏的/張慕皚
罪是人生命中和社會裡最明顯和現實不過的問題;對付罪,建立聖潔的生命和公義的社會是現今最大的需要。教會若跟著世界潮流走,把罪的觀念掃入地氈底,結果只會帶來表面的風光,內部的腐化。一個藏污納垢的教會,只會帶來「病毒」的感染和傳播,其後果比「沙士」疫症更嚴重和深遠。…
2003 年 7 月 1 日
莫特曼神學建構的方法/郭鴻標
莫特曼神學思想在神學與處境辯證及對話的過程中形成,其反省神學的四個重要處境是個人經驗、堂會、國家層面的教會,及大學。莫特曼無意建立封閉神學系統,卻傾向開放對話的整合。他的神學要點是三一神觀下的十架神學。三一上帝與人類世界的互動確立三一上帝歷史的內容,這是他所謂以辯證方法做神學的意思。在縱向辯證過程以外,還有橫向朝跨科際及跨宗教對話發展。…
2003 年 7 月 1 日
基督教在二十一世紀的東亞的角色/梁家麟
本文旨在討論基督教在二十一世紀東亞地區所面對的挑戰,及當前必須嚴肅思考的神學議題。筆者相信,東亞地區的社會和文化處於混雜的狀態,傳統、現代與後現代並存,故基督教並非僅面對源自西方的後現代問題。…
2003 年 7 月 1 日
岡特等。《衛斯理與四大支柱──會談的更新》。(Gunter, W. Stephen, et al. Wesley And The Quadrilateral: Renewing the Conversation.)/郭鴻標
本書收集了五位當代衛斯理神學代表的文章。第一篇是岡特(W. Stephen Gunter)的〈四大支柱及中間路線〉,第二篇是鍾斯(Scott J. Jones)的〈聖經的原理〉,第三篇是甘寶(Ted A . Campbell)的〈傳統的證釋角色〉,第四篇是米利士(Rebekah L . Miles)的〈理性的工具性角色〉’第五篇是文度(Randy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