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過MCS的日子/校友分享

建道神學院的MCS,必修科目主要是聖經和神學科目,另有一些指定的選修科目,大都團繞肢體日常生活和教會事奉的需要。近年,我們因應教會的需要而開辦了一些主修課程,例如聖經研究,敬拜讚美和靈修,幾位肢體分享他們修讀MCS的心路歷程………

「四十載建道情,二百年上帝恩」──五個校友澳門服侍之旅/陳耀鵬

四十年前,1977年建道神學院十三位同學到澳門旅行,慶祝畢業。……

跨越文化研究系四十週年慶典回顧 / 曾錫華

感謝讚美主! 隨著學年的結束,建道跨越文化研究系慶祝立系40週年所舉辦的一連串ICS40聚會也落下帷幕了。……

培育宣教心志的建道/翁競華

筆者在1969年進入建道神學院,當時還未有跨文化系,只有神科和基督教教育兩個選擇,筆者選讀了神科,四年裡,只有一科「宣教歷史……

【建道人係我】岡比亞醫療宣教 迎接生命,抑或告別生命? / 採寫:林智妍

生命由嬰孩弧呱落地的那一刻開始…生命的誕生並不是偶然……Winny是一位基督徒助產士。青少年時在英語世界成長的她,住在加拿大的一個基督教家庭,她的監護人向她傳福音,Winny就信了主,她在加拿大的生活從此不孤單。…

[電子書]本土經驗: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在中國的相遇與對話/黃玉明、劉家峰 主編

近年來,建道神學院聯同中國大陸多所學術單位連接舉辦關乎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新教)在中土的對話研討會,旨在促進兩方信眾社群彼此的認識、理解,造就大家的良性互動。期盼《本土經驗——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在中國的相遇和對話》論文選集,對促成兩大文明社群在中土的共融,能起到些許富契機性質的作用。…

從山上寶訓看門徒與公民責任——路德與潘霍華的觀點/李文耀

文章特別選用山上寶訓作為切入點,目的是要顯出信仰的正統性與出於正統信仰的實踐都在宗教改革的議程內,並且隨着時代的轉變有所更新變化。本文嘗試通過分析馬丁‧路德與潘霍華的思想,指出後者如何在他的時代裏貫徹宗教改革者的精神,同時又突破了傳統思想的限制。…

路德對1525年德國「農民戰爭」的反應的神學反思/郭鴻標

路德發表〈和平訓誡〉,當路德發現農民要徹底革命推翻現有的社會制度後,他寫了〈反對農民殺人搶掠〉與〈有關嚴斥農民的一封公開信〉,批評農民的暴力行為。本篇文章分八部分:第一部分農民制定〈12…

宗教改革被遺忘的一頁——閔采爾的研究概況、生平以及對當代教會的反省/陳韋安

對於宗教改革初期(1517-1525年)另一位改教人物湯馬斯‧閔采爾(Thomas……

巴特在神學方法論中的禱告觀/鄭順佳

本文聚焦於《教會教義學》卷一第一冊的緒論,為巴特的神學方法論中論 禱告提供詮釋,並按巴特寫作時的思想框架來進行。

耶穌的金律之當代詮釋與應用/劉利宇

本文旨在藉着探討耶穌所教導的金律之意義來示範聖經信息的公共價值,同時也指出基督教在廣大的漢語語境又能帶來怎樣的積極貢獻和應用。…

書評:《Liberated by Gods’s Grace》/Matthew Oseka

本文旨在藉着探討耶穌所教導的金律之意義來示範聖經信息的公共價值,同時也指出基督教在廣大的漢語語境又能帶來怎樣的積極貢獻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