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 1 月 1 日
評估侯活士的教會觀/黃宏達
本文是對侯活士的教會論評估,並借助新加爾文主義的普遍恩典觀和教會論。本文指出侯氏的盲點有四,分別是把教會代替了聖經;混淆了特殊恩典與普遍恩典;忽略「教會作為有機體」的向度及無法發展一種能支持改變社會和有關策略的神學。…
2013 年 1 月 1 日
性革命中扭曲的本真性論理──從基督教創造論角度反思/洪子雲
本文嘗試探討現代社會的性文化於性革命影響下所帶來四方面的隱憂:(1)新的身心靈分割;(2)身體工具化;(3)疏離感;(4)家庭破碎瓦解。除了批評性革命表現着軟相對主義外,筆者亦論證性革命背後的關注是基於本真性論理,然而,當代文化中主觀主義及自我中心的轉向是扭曲了本真性的理念。…
2013 年 1 月 1 日
從中華國內佈道會的事工探討民國基督教會的區域互動/郭偉聯
基督教作為一個傳播宗教 傳教活動是其擴展的重要手段。對民國的基督新教而言,中華國內佈道會(The Chinese Home Missionary……
2012 年 7 月 1 日
尋索主的羊──約翰福音中的「整合」與「新里程」/鄺成中
約翰福音十章介紹了牧羊人與羊羣之間的關係的特點,本文會根據這些特點看三位人物:伯大尼的馬大、馬利亞,以及抹大拉的馬利亞。…
2012 年 7 月 1 日
華北五旬節運動宣教先驅賁德新及其思想/葉先秦
本文擬探討賁德新這位早期在華北活動的挪威裔美籍宣教士生平及其思想。真耶穌教會創會三傑與賁氏均有往來,對這個萌芽於華北的華人獨立類五旬節教派有一定程度影響。…
2012 年 7 月 1 日
北京家庭教會的發展模式及身分定位──守望教會、福音教會的個案研究/鄞穎翹
家庭教會在中國社會的地圖上原本是相對隱藏的,從「地下」的狀態到「浮出水面」,北京家庭教會經歷過一個轉型的歷程。在公開化和觀念演進的過程中,家庭教會漸次在公共領域中呈現出其身分位置,而領導層對教會宗教、政治及社會身分的體認,也同時塑造着會眾對教會身分的理解。…
2012 年 7 月 1 日
香港浸信會醫院的籌建歷史/甘穎軒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浸信會聯會延續浸會教派在華百多來醫務傳道的傳統,在1956年建立香港浸信會醫療所,並於1963年將其擴充成為香港浸信會醫院,發展成為今日香港其中一所著名的私營醫院。…
2012 年 1 月 1 日
由文化神學發展為教會神學與靈修神學──一種對巴爾塔撒的神學解讀/郭鴻標
筆者認為需要把巴爾塔撒視為文化神學家,加上教會神學家、祈禱神學家的身分,更能夠完整地描繪巴爾撒的神學特色。本篇文章除引言外,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巴爾塔撒的文化神學,第二部分巴爾塔撒教會神學,第三部分巴爾塔撒的靈修神學。…
2012 年 1 月 1 日
一對「佳美腳蹤」──記抗戰時期美國、挪威女宣教士/劉義章
中國經過鴉片戰爭以來半個多世紀對現代文明從排拒到引進,在踏入二十世紀時,波瀾壯闊的現代化大潮在漫天烽火的內戰和抗戰下澎湃。基督教會從開始就投入中國現代化偉業中。來華宣教士遵行主耶穌基督將福音傳到地極的「大使命」同時,把人類先進文明如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科學技術等引入中華。…
2012 年 1 月 1 日
Following The Traces Of Christians And Christian Communities In Northwestern China From 1920 To 1936(追蹤1920到1936年間中國西北基督徒及其教會的足跡)/Lauren F. Pfister 費樂仁、陳妍蓉
1920到1936年間,內地會「三姐妹」(三位內地會的單身女傳教士-蓋羣英、馮貴珠、馮貴石)在中國的大西北巡迴佈道,並將她們的獨特經歷刊布於世;尤為重要的是,其中涉及到兩位長期駐守新疆的英籍內地會傳教士(胡進潔和馬爾昌)和他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