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沈保羅釋經講道反省華人教會釋經講道的路向/袁沛充

沈保羅牧師是當今華人教會有名的釋經講道家,既有上一輩傳道人講道的特色,又留學海外,接受不同的學術訓練。本文參考了沈牧師的幾本釋經著作、他所寫的文章、港九培靈研經大會及釋經講道研習大會的資料,研究其釋經講道的方法與特色,反省華人教會釋經講道可行的路向。…

從藍如溪的《溪步集》反省講者與講章的關係/區曉彤

作者最初是希望藉以探討中國女性講道的模式。但細閱講章,發現性別因素並不明顯,藍如溪的影響力來自行道,而非講道;這驅使作者反省講章與講者的關係。…

基督徒的屬靈操練/郭鴻標

作者以提摩太前書四章6-16節,從五方面看〈基督徒的屬靈操練〉。1.……

尊貴神僕畫像(以賽亞書四十九1-6)/曾立華

經文以賽亞書四十九 1-6是以賽亞先知四首「僕人之歌」其中一首,詩歌描畫了一幅尊貴神僕的畫像。

衝突的詮釋/謝品然

這是「第一本」在漢語學界就詮釋學和聖經研究方面的論著,為聖經詮釋工作展開了一條值得嘗試走進的路。

後現代的詮釋——再思信徒讀經/何文祥

每一位信徒皆有義務和權利閱讀和詮釋聖經,但詮釋必須正確,因為惟有正確的詮釋,才討神的喜悅。

【老師專欄】禱告的闊度/楊慶球

保羅的宣教是以禱告開始,於本段經文中,他以四個不同詞語,描述禱告,代表禱告四重意義。

為靈意解經辯誣/梁家麟

作者認為,今天對靈意解經的許多批評,都是不大正確,這些論斷很多並不符合歷史事實,既沒有點出華人教會靈意解經的特色,對所涉及的歷史人物亦不公平。本文作者爲這解經路線作辯護和平反。作者論述靈意解經的意義,分析靈意解經與自由釋經,討論靈意解經與個人自由。…

【文化中心】基督教與中國文化

第二次季會已於六月十八日舉行,由鄧肇明先生(《橋》編輯)與梁家麟博士對談「三自教會的歷史困局與出路」,出席者非常踴躍,計有三百多人。…

【老師專欄】戰勝恐懼之繭 歷代志下二十章一至三十節 / 曾立華

在距今二千八百多年前(即主前八五三年),猶大王約沙法也因要面對來自三國聯軍入侵攻擊,所顯露的恐懼及如何戰勝恐懼之個案實在能給予我們一個先例可援的榜樣,值得我們深思。…

【老師專欄】舊約傳統與現代精神 / 謝品然

舊約聖經與現代人之間不僅僅在時空上有巨大的差距,在語言,文化,價值上與現代人的生存經驗更顯得格格不入。

二十一世紀新時代教會的講道法——解經講道的需要/沈保羅

今天教會中基督徒的膚淺 (Superficiality),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摩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