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保羅的「織帳棚」到現今的 「帶職」宣教/何啟明

本文從保羅當時織帳棚與傳福音的關係,及傳道者接受資助的方式,探討保羅的「織帳棚」與現今「帶職宣教」。

傳道人如何介紹自己 (哥林多後書二 14-三 3) /何啟明

本文是作者藉經文哥林多後書二章14 節-三章3 節分享傳道人如何介紹自己?文章主要分兩段:保羅如何論述傳道的職分是帶著馨香的氣(二 14……

後現代佈道趨勢巡禮——佈道策略的演變/何啟明

以前傳福音的模式已不能應付現今的情況,香港也一樣。後現代人對生命及屬靈的看法己有所改變,必須用新的方法來幫助現今的人經歷福音。…

拉撒路的信/何啟明

本講章是復活節信息,是以第一身敍述的「信件」,「在伯大尼的拉撒路」寫信給「提阿非羅大人」。寫信目的是拉撒路第一身講述自己從死裡復活的事蹟,使提阿非羅可以放心將使徒約翰對拉撒路復活的記錄傳開。…

書介:《成為有感染力的基督徒》/何啟明

本書是美國柳樹溪教會的主任牧師海渡斯及佈道牧師米道堡合力著作。作者按次序道出一個傳福音的公式,那就是:活出基督徒的特質+靠近人+清楚傳講=最大影響。…

作個抬「擔架」的人(馬可福音二 1-12)/何啟明

癱子在心靈(罪得赦免)和身體上(起來行走)得醫治,全因有四位抬擔架的人將他帶到耶穌面前。三本福音書(太、可和路)都強調一點,就是「耶穌見他們有信心」(參可二5 ;太九2……

教牧的「去」與「留」:適得其所/何啟明

本文探討教牧「怎樣」(How)離職的智慧與技巧,這涉及教牧個人的操守、教會的益處及神的榮耀等。若處理恰當,個人生命素質會得著提升,將來更獲神重用,教會事工也能順利過渡。…

書介:《當代個人佈道》/劉淑華

本文先簡述各部分內容,再評論本書不足之處,是本書作者所徵引多為外國學者對中國文化之研究,當中錯漏頗多。但本書所洋溢出作者對佈學方面的博學及深情,仍令作者深為敬佩及稱許。…

健康教會八項優良特質詮釋/何啟明

只有健康的教會,才會在質、量及組織上均衡增長。自九十年代以後,教會增長學專家從研究教會增長,轉為研究教會的健康。

一個女子的故事——以斯帖/何啟明

「她」先講出自己的身世,看到悲劇中有神的保守。義父末底改是一個敬虔的猶太人,自小就在濃厚的宗教氣氛下成長。美艷的容貌,「她」視為父母遺留給她的,因此被送入皇宮,被「點名」參加這次全國選美大會,成為皇后。…

個人佈道的哲學與進路評估(二):兩種個人佈道法的互相補足模式/何啟明

本文探討儒家思想如何看領導,尤其對領導者以及領導方式的看法,作出宏觀的探索,目的希望為今日華人教會領袖,提供一套適切華人群體之訴求的領導模式,以及作為華人群體領袖之個人生命素質的追求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