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與信仰的交匯:建道神學院 高等學位課程 / 陳韋安

神學。這個詞彙在今天的教會羣體中,似乎總是引起各種不同的反應。有人視之為抽象理論的堆砌,有人卻認為它是信仰生命的根基。

神學研究的真正意義何在?它與教會的實踐有何關聯?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神學碩士與哲學博士:不只是學術頭銜

建道神學院的神學碩士(ThM)與哲學博士(PhD)課程,絕非僅是學術頭銜的追求。這兩個課程的設立,乃是為了培育能夠在「思想與實踐」之間搭建橋樑的教會領袖。

神學碩士課程分為研究路線與修科路線。研究路線特為教牧同工提供從事學術研究的機會,完成五萬字的學術論文;修科路線則為教牧同工提供持續進修與更新的機會,可選擇在聖經研究、神學、中國文化研究、跨越文化研究或教牧學等範疇深入探討。

哲學博士課程則特為能以漢語溝通的教牧領袖提供從事學術研究的進修機會,完成至少七萬五千字的學術論文,並參加專題研討會,綜合考試及完成語文要求。

這兩個課程的意義,遠超過學術研究本身。真正的神學工作,必然是建立在對上帝話語的謙卑聆聽之上。

超越純粹學術:神學高等教育的信仰意義

神學高等教育的真正意義,不在於累積知識,而在於培養能夠在複雜處境中辨明真理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關乎個人信仰的深化,更關乎整個教會羣體的建立。

正如巴特寫道:「神學工作,若真正置於聖經的準則之下,最終是一種命的事情」(Dogmatische Arbeit,die sich wirklich unter das Kriterium der Heiligen Schrift stellt,ist letztlich und eigentlich Sache einer Berufung)(KD,I.1,303)。這種召命,其實質與宣講上帝話語的召命並無二致。

在當今世界,教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方面是世俗思潮的衝擊,另一方面是教會內部對信仰理解的混淆。這時候,我們需要的不僅是熱心的事奉者,更需要能夠在思想層面上為信仰辯護、釋信仰的人。

神學高等教育正是為了培養這樣的人才。他們不僅能夠理解信仰的深度,更能將這深度轉化為教會羣體可以理解和實踐的方式。

為上帝國度作出的貢獻

神學高等教育對上帝國度的貢獻,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理解:

首先,它培養了能夠準確解釋聖經的教師。聖經詮釋的工作站在更好的公義之上,它呼召人對上帝在律法中所啟示的旨意作出順服和積極的決定,在充滿各種聲音的時代,能夠準確解釋聖經的教師,對教會的健康至關重要。其次,它培養了能夠進行神學反思的思想者。這些思想者能夠將信仰與當代處境對話,使福音的真理在不同的文化和時代背景下仍然鮮活有力。最後,它培養了能夠帶領教會面對時代挑戰的領袖。這些領袖不僅有牧養的熱忱,更有思想的深度,能夠幫助信徒在複雜的處境中持守信仰。

學術與信仰的整合

神學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學術與信仰的整合。這不是將兩者簡單並置,而是讓信仰成為學術探索的動力和方向,同時讓學術研究深化我們對信仰的理解。在建道神學院,我們致力於培養這樣的神學人才:他們既有學術的嚴謹,又有信仰的熱忱;既能在學術殿堂中對話,又能在教會羣體中服事;既能思考信仰的深度,又能將這深度轉化為生命的改變。

這正是神學高等教育的意義所在:不僅是為學新界培養學者,更是為上帝的國度培養工人,使他們能夠在這個時代中,忠實地傳講和教導上帝的話語,建立基督的身體,直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

原載於《建道通訊》220期,2025年6月,頁11-12。

作者簡介

陳韋安

神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