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道在長洲,一頁未完的擴展史
1950年
建道聖經學院由中國廣西的悟州,遷來香港。其時所用的地方,就是習輔民牧師遺贈與宣道會西差會的一所樓房,即離島長洲山頂道22號。始初劉福群牧師往長洲視察時,這所樓房已破爛不堪,簡直不似屋形,沒有屋頂,沒有門,沒有窗,僅餘頹垣敗壁。但劉牧師卻認定這是神要重整「建道」的地方。於是就著手復校,並寫信給在內地的學生,以約翰福音14:2-3節暗示在香港有地方預備。
十月,建道聖經學院正式復課,展開其在香港發展的歷史,學生22人。
修建後的霍輔民樓,作如下的安排:
樓下西邊:前爲課室,後爲飯堂(廚房則在霍樓後加建的平房內)。
樓下東邊:前爲辦公室,後爲小餐房。
樓上西邊:女生宿舍。
樓下東邊:前部爲部份時間講師宿舍,後部爲劉牧師,師母住處。
至於男生(11人),住宿於山頂道28號。是劉牧師私人的物業。距離22號一里半,每天往返。
1953年
學院禮堂和男生宿舍奠基。
1954年
三月三十日男生們由山頂道28號遷到禮堂樓上的宿舍。
六月二十三日舉行禮堂落成典禮。
同年十二月十三日禮堂東邊開關的小型藍球場也修築完成,揭幕。
1955年
九月八日艾溫思博士(DR JOSEP HEVANS)到學院講學,參觀,深感女生宿舍的擠逼,即時奉獻一千美元給學院,為擴建院舍之用。這就是連於習輔民樓的「艾溫思樓」的由來。
1956年
艾溫思樓與習輔民樓相連,樓上為女生宿舍,樓下爲飯堂。在興建這樓的同時,也擴建習輔民樓,加建後座。下層有廚房二間、琴堂三間。樓上爲女教職員宿舍,洗手間等。後座的後面酱一片長方形空地。全部工程於1957年完成。
同年秋天,由於學生人數增加,課室不敷應用。故將禮堂樓上之男生宿舍改爲三間課室。另租貸播道會西教士梁貴民牧師的私人住宅爲男生宿舍。十月二十七日,成立擴建委員會。
1957年
三月三十日議決購買梁貴民牧師的地方,地價一部份爲每呎HK $ 2.50。另一部份爲每呎HK $ 3.00,共地皮18,000呎。
1958年
六月九日舉行新院舍動土禮。
十一月十日新院舍落成,初稱C座。後於1972年改名「福群樓」,以紀念離世歸主的劉福群牧師。
始初這座新院舍的用途安排如下:
樓下:課室、辦公室,錄音室。
二樓:男生宿舍、共有寢室七間,可容40人。
頂樓設有祈禱室一間。
1959年
一月,購入禮堂西鄰,一座小型的平房,作爲教員宿舍用。
這一年,適值學院60週年院慶,開慶籌委會決議興建校友牌樓。二月十二日校友牌樓落成,舉行揭幕禮。十月十三日學院購置球場東側,912,914地段兩幢二層高的房舍,其中912女生宿舍,914爲教員宿舍。這兩幢物業,於1968年六月十五日舉行奉獻禮。
1969年
在學院70週年的院慶中,計劃籌建一座可容300人的校友紀念堂。目的是藉以追念先賢,策勵後進。但由於其後人事變遷等原因,令計劃一再耽延。
1971年
劉福群牧師於七月二日召開校友紀念堂籌委特別會議,議決盡速辦成這事。隨於七月二十四日舉行校友記念堂動土禮。
1972年
九月十五日劉牧師在美國離世歸主,籌建事工又再耽擱。
1974年
五月二十七日校友記念堂舉行奠基禮。卻延至1976年才建成啟用。七六年十一月十日舉行奉獻禮。
1979年
學院慶祝80週年院慶,鑑於學生人數增多,乃發動籌款興建新女生宿舍,並定名「白如雪紀念樓」以記念劉福群師母。同年六月十六日,由滕近輝院長主持動土禮。然而,由於該樓建於艾溫思樓東邊的斜坡上,在地基工程方面,經歷許多波折。神施恩幫助,終於1983年建成啟用。
1983年
白如雪樓建成啟用,並舉行感恩奉獻禮。這幢樓共分三層,總面積10,013.2平方呎。
一樓爲廚房,儲物室,和可容250人的大飯堂。
二樓和三樓皆爲女生宿舍,並有套房一間,供女舍監住宿。
1984年
艾溫思樓和翟輔民樓進行改建工程,變爲敎職員的辦公室,成爲學院的行政中心。同年為新建的圖書館舉行動土禮。
1986年
建於舊禮堂前面的一幅空地,樓高三層的圖書館落成啟用。命名爲「胡慕德紀念圖書館」。一、二樓是擺放書籍的地方,此外也設有一個閱讀報章雜誌的休息間,一個參考圖書室和一百個座位以供學生使用。三樓是擺放期刊的地方,並有音樂圖書館,行政辦公室。1992年啟用的「基恩電腦中心」也是設置於此圖書館的三樓。
1987年
新男生宿舍落成,並於四月二十日舉行奉獻禮。該宿舍命名爲「近輝樓」,以誌滕近輝牧師多年來對學院的貢獻。
1989年
動工興建「綜合教學大樓暨已婚學生宿舍」。
1991年
工程完成,命名爲「莊漢樂記念樓」(莊氏家族爲此建築捐獻五百萬)。
1992年
十二月新行政樓的建築工程展開,計劃於1993年完工。
原載於《建道通訊》91期,1993年3月,頁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