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道學刊2期

Salvation In The Old Testament: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Object And Content Of Personal Belief(舊約中的救恩──個人信仰的對象及內容) / Walter C Kaiser, Jr. 凱瑟

本文在舊約救恩觀念的前題下,探討個人信仰對象和內容的問題。 凱瑟研究的課題包括:藉恩典而得的救恩(出三十四)、藉聖靈之重生工作而得的救恩、以應許中的那人爲基礎的救恩(創十五)、由替代者的血所提供的救恩(出十二;利十六)、因信稱義而獲致的救恩(創十五;哈二)、以成聖的生活爲舊約的救恩(利十九)、期望從死復活的救恩(賽二十六)。他斷定舊約中的盼望對象,跟新約敎導我們所盼望之神的兒子是同樣的強烈。

Sociolinguistics In Bible Translating(社會語言學與聖經翻譯) / Eugene A. Nida 奈達

翻譯不僅要考慮文法結構或字意的因素,更要兼顧社會語言學的層面。若要了解這方面的重要,讀者不得不明白言語的心理及社會功能。言語的心理功能主要反映個人對世界整理及回應的需要;言語的社會功能就是令人有一些改變。言語的心理功能主要包括表達和理解,這是用說話描述事物或表達情緖的能力。

A Framework For The Computional Analysis Of Text In Bibical Studies(電腦分析文本架構之聖經研究) / Mitsuru Sakitani 崎谷滿

作者在本篇文章中討論用電腦分析經文的架構(Framework for the 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Text [FCAT])來研究聖經。

中文聖經的漢字字型問題 / 黃錫木

本文爲一硏究計劃之報告,此項硏究計劃旨在將現存三個電子聖經版本 (《新標點和合本》、《現代中文譯本》、《呂振中譯本》)裡的「特別造字」轉爲「標準字」(big 5碼),但又不影響它的經文内容。自從數年前鄒子仲牧師出版了首個中文聖腦聖經以來,這些「特別造字」不能成爲了中文聖經電腦化過程的一主要障礙,更礙了在電腦排版方面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