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讀書,也是閱己 / 張裕婷(神學碩士[修課式])

畢業論文的題目是〈從「神聖委托」及「為他者」看潘霍華倫理與女性主義神學的抵觸與相容〉。
記得當初決定修讀神學碩士的動機十分單純,就只是希望能從神學的角度進深探討有關性別的議題,整合信仰及生活。然而,天父的想法卻總是超出我的想像。在過去這三年全時間的學習過程中,我體會到自己的軟弱與不信,經常質疑天父的安排及時間。感恩的是天父時刻的帶領,提醒我當時選擇修讀神學碩士課程的原因,回歸那份單純的初心,享受研究的樂趣,在書本中發掘信仰。
我想,每一位做學問的人都必定會面對別人的評論,甚至是質疑,加上我選擇的課題比較偏門,在整個研究的過程中,一直不乏前輩善意勸退的聲音。起初,這些忠告的確讓我感到很迷惘,甚至會質疑這道論題的價值。然而,也正是這些不同的觀點與看法,一直迫使著我要再三反思當初選擇研究性別議題的初心。在這些衝擊與質疑之中,我與天父的關係反而更加親密,更堅定了我要完成這篇論文的意志。我想,在整個修讀神碩的過程中,與其說是豐富了頭腦上知識,不如說是與天父一起經歷了一段五味雜陳的旅程,這些歷程也是我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最感恩的事。
相信許多同道在考慮進修時,首先想到的必會是進修的内容是否對事奉有幫助,這自然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這段讀書的過程中,我覺得更寶貴的是能夠與上帝一起發掘新的知識與學問,使我跟祂的關係變得更深更厚。我相信,不論研究的成果能否造就別人也好,這段經歷也必先能造就自己。
原載於《建道通訊》220期,2025年6月,頁13。
最新文章
編輯精選
[電子書]困境與抉擇:「建道研究中心30週年誌慶」跨學科研討會論文集/廖炳堂、倪步曉主編
2025 年 1 月 2 日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