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牆世界的牧養
随着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人與人的溝通方式及接觸場景亦因而有極大的改變,我們一直專注為華人教會訓練全職傳道人,他們所面對的牧真環境與對象草體已變得「既多元、又專門」,複雜程度已不可同日而語。傳道人要兼顧的牧養範圍早已超出實體的地域界限。我們邀請了以下幾位校友分享一些他們在工場上的事奉點滴:
譚子舜(2003班校友)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事工區副堂主任
轉眼間在這裏事奉已經十二年,回想當初是一個信念驅使我來到現在的工場,就是跟妻子二人可以一同事奉,故此便尋找願意聘請一對夫婦傳道人的教會。在尋問的過程當中,神為我們預備了現時所事奉的教會。教會的理念是如果夫婦二人都是傳道人,最好能夠一同事奉,這正跟我們的理念不謀而合,於是我們便加入了這服侍的團隊。
事奉的路上有不少的經歷,其中有一段很難忘的經歷:有一段時間我是牧養有「同性性吸引」的弟兄。我們大家十分深交,我為這些生命很感恩,因為他們為上帝的緣故而願意面對自己的成長及掙扎,但很可惜,可能因為吸引、試探實在太大,最終有弟兄選擇離開我所服侍的團契小組,選擇參加同志教會。雖然,我確是為此感到可惜,但從這些經歷讓我逐漸明白到,上帝是這樣看我們:在生命的道路上有起有跌,可能前進三步,又後退兩步;可能在這一刻我只看到他們的倒退,卻看不到前進的一步而已。我唯有默默禱告,靜候神將他們帶回來的一天。作為牧者,最珍貴的經歷就是可以跟弟兄姊妹同行。
信徒說的是召命,我認為神在我的生命是有祂的心意,有一些事情是要我特意去作的。當被按牧時,教會曾問我日後會否轉行,我確實的回覆:「不會!」當牧師是終生的召命,自己也十分清楚是要牧養教會,我不知道何時要轉往下一個工場,但我肯定的是,現在仍然留守在這事奉崗位上服侍神。
李燕芬(2007班校友) 宣教士
我曾在建道的舊禮堂後面看到一幅很大的地圖,在地圖下面有很多人名,每人都有一條紅線連繫到世界不同的地方,每看到一個地方,便看到那地方很需要新的僕人去做傳道工作。我在第一個宣教工場的工作,是負責宣教士子女的教育,雖只是兩年半的服侍,但卻有很大的感受。因應工作的性質,我每天逗留在宿舍的時間很長,不單教導宣教士子女們課本知識,也有很多時間與他們玩耍及照顧日常的起居飲食。曾令我畢生難忘的就是有不少的晚上,聽到孩子們在床上的飲泣聲,原來是他們掛念仍在事奉崗位中的宣教士父母。我常為他們祈禱,作為一個宣教士的身分,應如何活出基督的愛給他們作榜樣呢?
盧炳照(78班校友) 遠東廣播有限公司總幹事
在2002年,神透過盧家駒牧師,將一個藉着廣播把耶穌基督傳給內地同胞的異像帶給我。我回應了這個呼召,參與了福音廣播的服侍。
這兩年,我們開始了一個名為「無限飛行號」的節目,以殘疾人事為服侍對象。現時在內地的殘疾人士超過八千萬,這節目裏有好些見證給我特別深刻的印象,令我非常感動:有一位主內肢體,他的殘疾非常嚴重,頸以下不能活動。他透過福音廣播認識耶穌基督,於是開始與我們聯絡,並告訴我們,他是透過網上收聽節目的。由於他全身不能活動,唯有用口含着筆,用筆逐一點擊電腦上的鍵來收聽。他不只收聽,同時也在網上組織了團契,和其他同樣不能活動的人彼此勉勵提醒。
在他最近一封來信表示,不單只想有團契,還希望能服侍教會。他說雖然不能去教會,但仍可以透過打字,幫助教會預備崇拜程序表。我想:一個健全的人可能也未必願意服侍教會,但一個只能用口含着筆打字的人,卻能夠找到自己服侍的方向。我覺得能擔負福音廣播這個事奉崗位,確實能對不同羣組的生命帶來廣而深之影響。
蔡雄生(98班校友) 武林英雄帖網站創辦人、基督教角福音堂傳道
我是「武林英雄帖」的「島主」。「武林英雄帖」這個網站創於1996。開始的時候是基於當時學院內的差傳事工小組,邀請我把與差傅相關的網站和名字印在紙上,好讓同學能在學院開放日中派發給參與的來賓。在開始收集資料的時候,發覺資料頗多,因此我們登記了一個免費的網站,把全部資料上載,開始了簡單的差傳資料推介網站。自始便一直把網站更新及維持至今。
對我來說,要維持一個網站,最大困難是時間上的問題。因為我自己是全職的牧者,同時也要照顧家中兩位小孩,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建構這個網站,服侍眾弟兄姊妹,確實不易呢!我也曾考慮是否應該關閉此網站,但最後我仍覺得只要這個網站繼續有人在瀏覽,繼續有弟兄姊妹在使用,哪怕只剩一個人得到造就,我覺得就不是關閉的時候,仍值得堅持下去的。我認為所有的知識都是來自神,應該沒有任何限制地與弟兄姊妹分享使用。如果這個網站能造就人,可以幫助同工在短時間內找到合適資料,也可以幫助一些幹事在短時間內找到詩歌,對教會的同工和幹事都是有不少貢獻的,這對我也是最大的激勵。
原載於《建道通訊》179期,2015年4月,頁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