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視野】教牧與詮釋 / 麥耀光
保羅囑咐提摩太:「要以宣讀聖經、勸勉、教導為念」(提前四 13,和修本)。
牧者其中兩個重要職事,是宣講神的話和關懷信徒。而這兩種職事都要求詮釋的能力,故此,教牧是一位詮釋者 (interpreter),一方面詮釋聖經(解釋文體)和宣講神的話,另一方面洞悉人(了解生命事件),從而關懷、鼓勵及勸勉信徒。牧者在宣講前,必須對經文作出詮釋;同樣地,牧者在關懷/輔導信徒時,也必須對他們的生命和所面對的事件,作出分析。惟有牧者對經文有正確詮釋或掌握信徒的狀況,才能成為一位成功詮釋者,以致能有效地宣講真理及關顧有需要的肢體。
聖經詮釋
在釋經學中,學者們會詳細分析三個用詞的意思及範圍,這三個英文用詞就是 exegesis, hermeneutics 及 interpretation,在此不作探究。[1] 簡單來說,詮釋是對文體的一般性解釋、哲學、理論、方法或策略;是一套解釋的原則與藝術。[2] 釋經是探討如何閱讀、了解及處理文獻,特別是那些與我們的時代或生活情景不一樣之文獻。[3] 本文將詮釋和釋經兩者互用。
聖經詮釋學則特別探究如何閱讀、了解、應用及回應聖經;探討經文過去的意義,也探討它今天的含義;詮釋者必須處理聖經時代與現今情境,在時間上、文化上、地域上,以及言語上的差別。[4] 詮釋過程,就好像進行一種循環式 (hermeneutical circle) 或螺旋式 (hermeneutical spiral) 的步驟。有學者指出,聖經作者原初的意思是很重要的起點,但本身不是終點。釋經學的使命要從解經開始,可是要直至將經文的意義處境化,應用於今日的情形,才算完成。[5]
詮釋過程中,釋經者要處理三種世界。第一、經文的世界 (the world behind the Text),了解事件的歷史、社會、政治以及神學層面;第二、作者的世界 (the world within the Text),明白作者的原意,他的時代、生命情景、資料的來源等等;第三、讀者的世界 (the world in front of the Text),閱讀者的經驗、假設、理解能力等。[6] 牧者不單是一位詮釋者,他更是一位宣揚者 [7],站在兩個文化之間,並要建立一道橋樑,以致能連接遠古世代和當代世界,及連接古舊文獻和現代讀者。[8] 故此,牧者要建立一種「雙重聆聽」(double listening) 的態度來連接古代和現代,就是「要細心聆聽古代的聖經話語和現代的世界聲音,為要將前者的精確度與後者的敏感性結連起來……只有當我們培養出雙重聆聽的能力,我們才可以避免墮入不忠於聖經和不合於當代的陷阱。」[9]
現代釋經學之父士萊馬赫 (1768-1834) 進一步了解經文中的心理層面。他認為解釋的目的是在於重塑作者原初的信息。他的系統有兩個要素就是文法與心理,即外在的語言規則和內在的意識。文法上的探索,是發展語言的層面,根據周邊的字詞界定個別觀念的意義。在心理層面,詮釋者必須與作者的心思相同,按作者的生平重塑經文的整個思想。因此,詮釋者的任務不單在重塑經文,也要揣摩作者的心思,重塑作者整個思路的過程。[10] 其實,神學的詮釋與心理學的詮釋學應是可以並排而立的。[11] 詮釋者可以應用釋經的態度和方式於人的生命中!
生命詮釋
牧者的詮釋和雙重聆聽技巧是可以應用在牧養中的。現在,詮釋者不是在閱讀一份文獻,乃是一位活生生的文獻 (living human document)。唯有了解這份活文獻的世界,才能進入肢體的內心世界中。可是,關懷者的角色和任務並不是為他人提供答案,也不應急於表達意見,如約伯三位朋友所犯的錯誤。這正如宣揚者必先做好詮釋,關顧者首要做的,是嘗試詮釋這份「生命文本」及聆聽信徒的「故事」。
「生命猶如文本」(the living human documents) 這觀念是由院牧之父 Anton Boisen (1876-1965) 所提出。他於 1950 年在美國的「教牧臨床教育」(clinical pastoral education) 協會的銀禧紀念會議演講中說:「我們嘗試呼喚返回教會的核心任務,就是『拯救靈魂』及神學的中心問題,就是罪與救恩。當中嶄新的發現乃是嘗試開始研究生命文本,而不是從書本中了解人;以及將焦點放在那些絕望地掙扎著屬靈生命和死亡議題的信徒。」[12] Boisen 以「生命猶如文本」這影像來呼喚牧者,真實對待這生命,並且需要詮釋它。因此,牧者是一位詮釋者 (interpreter) 和引導者 (guide)。
在釋經的任務中,詮釋者可能會犯其中一個錯誤,就是沒有按正意「釋經」(exegesis),而是以「私意解經」(eisegesis)。Eisegesis 是指解經時,詮釋者將自己的個人想法讀入經文中。[13] 換言之,詮釋者把經文沒有的觀點,讀進經文裏。這種不小心,或詮釋者沒有察覺自己的前設,或對經文早已有一個定論,就在不知不覺間,將個人的見解讀入聖經裏。原來,每個人讀經時,都有一套「先前理解」(preunderstanding),即個人背景和社會規範所遺留下來的信念和想法。因此,詮釋者必須恆常保持謹慎,防範把先前理解之觀點讀入經文裏之錯誤。[14]
「私意解經」的錯謬,也有可能在關懷時出現錯誤。牧者既然是個聆聽和詮釋故事的人 [15],同樣要防範把先前理解的事情,灌入自己的觀念中。聆聽者不小心的話,可能聽到信徒沒有說的意思,或錯誤解釋他們的經驗。作為一個經驗詮釋者 (interpreter of experience),他必須察覺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成長經歷,及某些議題的立場等,以免產生誤解。
牧者在關懷時存有另一個可能錯誤,稱為「讀心術」(mind-reading),就是在沒有足夠資訊下,認為知道當事人的想法、感受、經驗,或意圖。[16] 很多時候,牧者很快就向被關懷者表示「我知道你的感受」等語句。合宜的同理心是必須的,但沒有深思熟慮的回應,會讓受助者覺得關懷者流於表面。這樣,讀心術不單難於建立關係,也會阻礙雙方的溝通和了解受助者的故事。
牧者在關懷時,會聽到信徒講述他們的生命故事。神學家Hauerwas 這樣描述故事:「故事就是一個敘事記述,以一個可理解的模式將事件與踐行者綁在一起。我們說故事,不僅是因為它們提供一個更色彩繽紛的方式,讓我們把一件可以用不同方法說的事講出來」。[17] 其實,當事人在講述他們的故事時,實在是解釋他們的經驗。在陳述事情過程中,他們將事件的來龍去脈、因果關係,或發生的因由鋪排出來。就是說,牧者是在聆聽信徒嘗試詮釋他們的故事。故事是呈現出當事人對真實的了解 (perception of reality),也是對真實的知覺而已!然而,個人的知覺或看法,並不表示就了解或掌握全部的真實。因而,當事人以他的感覺為真實的事情 (perception is reality)。不管當事人對他們的故事的詮釋是否正確,對他們來說,故事給予他們的意義 (meaning) 已深深影響著他們了。
耶穌是一位聆聽人生命故事的主宰。祂願意停下腳步,與人談話,聆聽他們的故事(如少年財主、井旁婦人、畢士大池邊的癱者、格拉森被鬼附的人……),並且回應他們。耶穌給我們一個好榜樣。
牧者是承載和詮釋故事的人!
參考書目 [1] 有興趣者可參 W. Randolph Tate,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An Integrated Approach, 3rd ed.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13). [2] Michael Gorman, ed., Scripture and Its Interpretation: A Global Ecumen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17), 411. [3] Anthony Thiselton, Hermeneutics: An Introduction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9), 1. [4] 奧斯邦著,劉良淑、李永明譯:《21 世紀基督教釋經學 : 釋經學螺旋的原理與應用》(台北:校園,2012), 頁 25; William Klein, Craig Blomberg, and Robert Hubbard,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3rd 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17), 53-59. [5] 奧斯邦著,劉良淑、李永明譯:《21 世紀基督教釋經學 : 釋經學螺旋的原理與應用》,頁 27。 [6] Tate,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1-8. [7] 奧斯邦著,劉良淑、李永明譯:《21 世紀基督教釋經學》,頁 571。 [8] John Stott, Between Two Worlds: The Art of Preaching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2), 137. [9] John Stott, The Contemporary Christian: Applying God's Word to Today's World (Grand Rapids: IVP, 1995), 29. [10] 奧斯邦著,劉良淑、李永明譯:《21 世紀基督教釋經學》,頁 635。 [11] 格爾金著,羅燕明譯:《生命猶如文本 : 以詮釋學再思牧養輔導》(香港:基道,2011),頁 12。 [12] Anton Boisen, The Journal of Pastoral Care 9, no. 1 (1950). [13] The Dictionary by Merriam-Webster (online); accessed February 19, 2019, 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 [14] 奧斯邦著,劉良淑、李永明譯:《21 世紀基督教釋經學》,頁 35、481。 [15] 格爾金著,羅燕明譯:《生命猶如文本》,頁 22。 [16] Donald Capps, Living Stories: Pastoral Counseling in Congregational Context (Minneapolis: Fortress, 1998), 35. [17] Stanley Hauerwas, "Story & Theology," Religion and Life (Autumn 1976): 344;引在格爾金著,羅燕明譯:《生命猶如文本》,頁 141-142。
原載於《建道通訊》195期,2019年4月,頁18-20。
作者簡介
麥耀光
實用神學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