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專欄】信、望、愛 有效輔導的共同因素 / 李耀全

現代的專業心理輔導與治療,可以分成為兩大本營:個人臨床心理治療,及婚姻與家庭治療。從正面的角度看,從弗洛伊德開始的精神分析的模式,到後現代的敘事家庭治療,心理治療在二十世紀已成為一門相當成熟的學問。但從負面的角度來看,一些心理學家按不同的特點自立門派,亦有些心理學家為標奇立異,修改不同模式的一些特點,或加上一些個人的特色,推出各式各樣的輔導模式與技巧,令輔導變成花多眼亂。從教牧輔導的角度來看,這些林林總總的輔導知識該如何取捨,實在使一般的教牧,甚至專業的輔導員,都顯得無所適從。那麼,到底甚麼才是有效的輔導?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簡單,因為各輔導模式都有其精彩的地方,在不同的處境也可能要用不同的方法。故此,一個經驗豐富的輔導員,在他輔導的「工作箱」會有多種不同的「工具」,按需要隨時選用。一名著名的心理學家蘭伯特(Lambert)的研究報告指出,成功的輔導是基於多方面的因素,包括 (1) 當事人/輔導治療外的因素 (40%);(2) 輔導員與當事人的關係因素 (30%);(3) 寬慰作用 (placebo effect)——盼望和期望的因素 (15%);(4) 輔導模式/方法的因素(15%) (Lambert1992, 94-129)。

首先,當事人本身是輔導成功與否的最主要因素。因為當事人的個人動機、醒覺、期望與準備,都可使輔導充滿活力。正如健身一樣,在醫生的鼓勵下,病人每天運動一小時,結果健康大有進步。不論是甚麼運動,都能使身體越發健康,因為做甚麼

運動並沒有分別,重要的是病人有恆心每天持續運動 (Tallman and Bohart 1999, 91-131)。

輔導員或治療師的果效,亦是影響輔導的主要因素。無論輔導員用甚麼方法,一個好的輔導員本身已能促進輔導的進程。輔導員的態度、敏銳與能力等,都影響輔導的成敗。相信這因素是我們都認同的,但這方面的研究卻不多 (Wampold 2001)。

輔導員與受導者的關係/聯盟 (therapeutic alliance) 是輔導成功另一個重要因素。早期的研究集中在輔導員的技巧,例如同理心、無條件的接納、真誠等(當事人中心治療法),但現今的研究卻指出,重要的其實是輔導員及受導者建立的關係。輔導員與受導者一起投入輔導的進程,而二人所產生的關係便成為輔導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最新的家庭治療法——情緒焦點婚姻治療法 (Emotionally Focused Couples Therapy) 的有效性就是一個好例子 (Johnson and Denton 2002, 221-50)。

期望是輔導成功的另一個因素。當受導者在輔導的過程中,相信輔導是可以幫助他,而心裡又是充滿盼望,輔導的果效便更明顯。心理學家喜歡用寬慰作用形容這效應,即輔導員能否提升受導者的信心,使他對輔導滿有期望 (Lambert and Ogles 2004, 139-93)。

當然,輔導的模式與技巧 (尤其是婚姻與家庭治療模式),帶來更完整的系統和觀念,這亦是不可缺少 (Sprenkle and Blow 2004, 113-29)。從一個基督信仰與基督敎治療的角度來看,以上的觀點還要加上一個屬靈的層面。首先,當事人要有改變與成長的動機。若問題是有關道德操守與靈命成長,他先要有改變的決心,輔導員亦需備有牧者心和循循善誘的能力。另外,輔導員與受導者要建立信任與真誠的關係,這關係要建基於永恆的盼望上。再加上適切的輔導方法與技巧,輔導成功的機會便大大增加。簡而言之,信、望、愛是輔導成功的因素。當輔導員能使受導者對上帝、對自己、對輔導都有信心;當受導者在困境和逆境中,能對上帝、對前景充滿盼望,並且透過輔導員及輔導的過程,感受到上帝的愛,他便能踏上醫治與成長的路。信、望、愛是有效教牧輔導的共同因素。

 

參考書目:

  1. Johnson, S. M., and W. Denton, 2002, Emotionally focused couple therapy: Creating connection. In The clinical handbook of couple therapy, 3d e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 Lambert, M. J. 1992. Psychotherapy outcome research: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ve and eclectic therapists. In 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 ed. J. C. Norcross and M. R. Goldfried, New York: Basic Books.
  3. Lambert, M. J., and B. M. Ogles. 2004. The effic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psychotherapy. In Bergin and Garfield’s hand- book of psychotherapy and behavior change, 5th ed. New York: Wiley.
  4. Sprenkle, Douglas H., and Adrian J. Blow. 2004. Common factors and our sacred models. Journal of Marital & Family Therapy 30 (April 2004): 113-29.
  5. Tallman, K., and A.C. Bohart. 1999. The client as a common factor: Clients as self-healers. In The heart and soul of change: What works in therapy, ed. M. A. Hubble, B. L. Duncan, and S. D.Miller,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6. Wampold, B. E. 2001. The great psychotherapy debate: Models, methods, and findings. Mahwah, NJ: Erlbqum.

原載於《建道通訊》136期,2004年7月,頁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