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專欄】智識與靈性能否共存 / 梁家麟

華人教會在過去二十年來,無論在質與量兩方面均有長足的進步,許多昔日流行的偏差觀念,已逐漸在信徒心中隱退。譬如說將知識與信仰相對立的看法,便是曾一度根深蒂固地為人所持守,奉為不易的真理。許多被視為華人牧者楷模的人,本身既不曾念過神學,也反對別人攻讀神學,認為是追求屬世知識的一個標記;而宋尚節之毅然將博士文憑拋進大海,就更為人津津樂道。總之,追求知識必然是與屬靈進深相衝突的,上帝的僕人必須棄聖絕智、‘心無旁鶩,否則便是貪愛世界、堅持老我。這種想法,至今已較少為人理直氣壯地宣揚。但是,事實上卻仍普遍存在於牧者與信徒中間,並且以更為曖昧的形式表達出來,要分辨及清除並不容易。

就以建道神學院為例,過去十年來,我們一直努力提高神學教育的學術水平,希望能趕上時代的需要,更有效地服侍教會。十載於茲,蒙上帝恩典,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此期間,我們從不間斷地收到來自院內院外的勸告,叫我們別過分注重學術而輕忽靈性。當然這些勸告大都是善意的提醒,指出神學教育必須在知識與靈性兩方面平衡發展,不能有所偏廢。但也有部分人根本就沒有 (也不覺得有需要) 先了解事實,才作議論,而僅是在成見上認定知識與靈性必然相對立,故追求知識便等於輕忽了靈性。對於善意的提醒,我們必然會恭謹領受,期以自勉;但對一些出自成見的批評,則儘管我們能列舉許多目前尚不致淪為此境地的事實證據,也還是徒然費力的,因為他們根本不相信兩者是可以並存的。

我們如何忽視了靈性追求?這必然不是指著某些如靈修、祈禱、讀經、講道、見證等固定的操練形式或聚會的縮減,因為這些我們從來沒有減少或忽略過 (每一天我們仍有固定的靈修時間、早會、節期崇拜、彼此關心小組、培靈會、祈禱日及同學間自發性的祈禱會,今年年底我們還舉辦三天兩夜的屬靈操練週呢)。這也不會是指著今天神學生的屬靈質素或追求心志遜色了:除非我們刻意美化一個不真實的過去,以證明「一代不如一代」,否則並無任何具體證據支持以上的看法,人的軟弱與黑暗源自人的罪性,是古今皆然的。

我相信,指我們忽略靈性追求,最大的罪證倒在以下兩方面:第一,我們拒絕那些美其名曰「生命讀經」的靈意解經,堅持個人領受必須奠立在客觀嚴謹的「文法——歷史釋經」之上,並且,客觀的釋經必須操縱主觀的得著 (於是乎,聖經課便沒有從前那樣具培靈性,倒是實在的)。第二,我們拒絕把神學院視作傳道技工養成所,不肯把神學教育簡化為一套套固定的諸如「如何帶領團契」、「如何編寫主日學課程」的技巧訓練 (know-how) (必須聲明,這些技巧並非不重要,但必須由原理講起,並且有充分的神學批判與反省),故被譏評為陳義過高、實用性不夠強 (即不夠直接,不能現買現用) 而已。

誠然,目下的課程是否實用性不足,仍是需要檢討改善的。但我們有理由懷疑僵化而不能變通的模式、靜態的難題解答,是否真的能幫助我們處應千變萬化的世界?沒有任何學問的追求不需要時間與精力的投入,就是中學生預備會考也要一天花上近十小時來苦讀。怎能期望念教會歷史、系統神學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更不用說聖經或神學語言這些絕無捷徑可走的科目了。當然神學教育不能單單強調理論而忽略實踐,否則便無法全面地裝備傳道工人 (所以,我們的教會實習、佈道團事奉,以至學院內的義務工作均沒有縮減過),但就如念醫學、工程、社工、教育等實用性同樣強的科學,也還是要以理論知識的傳授為基礎,故怎麼能要求神學這門與思想和概念無法分割的學問,可以一下子便速成呢?神學生一星期四天、每天花四、五小時在圖書館內讀書做功課 (這個水準在今天尚且是過於理想化,不是很多同學能夠達到),到底是否真的太多,難道真要整天派單張和預備主日學教材,才算是注重靈性,作屬靈人嗎?

筆者相信,惟有在我們這一代敢冒不屬靈這個大不韙,堅決拒絕走回頭路的主張與批評,華人教會的下一代才能更健康而平衡地成長。

原載於《建道通訊》86期,1991年12月,頁5。

作者簡介

梁家麟

榮譽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