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部信箱】實習神學生應有的心態/何鄭惜玉

某牧者問:「神學生是否只實習10至12小時,其他的事就一概不理呢﹖」,言下之意,他嫌當下的神學生不夠委身,嬌生慣養。神學生在學期間到教會事奉,怎樣才算是「適度有為」呢?他們應抱持怎樣的態度,一方面滿足學院的課程要求,另一方面又能成為實習教會的祝福呢?這實在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學生落在學院學習上的要求和教會繁重事奉的拉扯間,要拿捏得宜,確實需要各方面,即學院、教會和神學生的共同努力。

有神學生斤斤計較、「惜身」又被動,拿學院的規則作擋箭牌,以致實習教會的牧者頗有微言;有神學生非常盡責、委身又拼搏,以致影響了學業及學院生活,也有神學生時間運用得當,學業及實習能平衡發展。讓我先談神學生對實習應存怎樣的態度,才算是適度有為。

不存過境心態

同學要認定實習是整個神學學習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是將課堂獲得的知識於現實場景中實踐。同學要把握機會,學以致用。神學生到教會實習以一年為一個單元,因時間短促與限制,容易養成過境心態,不願全情投入事工中,更不敢與弟兄姐妹建立深厚的關係,以免離開時難捨難分,留下不必要的傷感。其實,這是不必要的顧慮,神學生每到一間教會,應該全情投入,珍惜每一個關係建立和事奉的機會。事工總會有做不完的時刻,人總有離別的時候,我們在人生某時段裏,就珍惜和享受那時段所遇見的人和事。昔日所作的可能成為日後事奉提升的基礎。懂得全情投入和適當時候全然抽身是難以拿捏的藝術,這卻是牧會生涯常要面對的事實。

主動積極參與

有研究指傳道人大多數是內向的性格,然而傳道的工作卻是要接觸人、服侍人的行業,牧者要克服性格上的限制,離開自己的安舒區主動接觸人。神學生到一個陌生的堂會實習,是學習突破固有性格的最好良機。同學離開了自己所熟悉的環境,進入另一個陌生的環境,起初會有不自然和不習慣的感覺。同學若能主動接觸弟兄姊妹,主動介紹自己及積極參與事工,初期的孤單感、陌生感和被忽略的感覺也必隨時日消逝。關係是互動的,只要我們肯主動、肯付出,就會有所突破,慢慢加增對堂會的歸屬感,成為那屬靈羣體的一份子,在實習的歷程中經歷上帝奇妙的恩典和成長的喜樂。

不要斤斤計較

神學生面對不少的壓力,功課繁重、體力透支、經濟拮据及家人要求等。同學在學期間學習管理和運用時間,免得磋跎歲月,浪費光陰。因時間有限,同學在實習上很容易變得斤斤計較。學院建議同學每周大概用12小時實習,別忘記這是學院訂下的指引,雖然教會督導也得悉這些指引,但實際運作也視乎教會的情況。況且,事工的需求和人的需要不是可以硬性常規化的。有時因事工及人的需要而超時工作,身心疲累,同學要有彈性付出,不要斤斤計較,以建道「開荒、火熱、吃苦」的精神服侍教會,幫助教會鞏固弟兄姐妹的教會生活。若超時及工作過多成了常規,就應及早讓督導人了解,也要與實習部溝通,一同商討、及早處理,問題就迎刃而解。

不妄下評語

同學到一個新的環境,較易看到堂會在制度上及處事上的缺點,更易聽到弟兄姊妹的投訴。堂會總有自身的傳統,問題總是較易發現,但解決問題卻非一蹴而就。同學看到教會的盲點,請不要太快提出個人的意見及立下判語,因為你的評語可能為實習教會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反之,同學要學習多聆聽及多說鼓勵和造就別人的說話。因為每一個堂會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做事方法。實習神學生應存謙卑的心,多觀察及分析堂會的強處、弱處,成為自己將來牧養堂會的借鏡。若有建議,不宜公開發表,更不應在實習教會的執事會中大發「謬論」。若然真的被要求發表意見,最適宜是私下與督導人溝通。

盼望以上的提議能協助同學在實習期間更愉快,能對你將來成為一個上帝合用的傳道人有所幫助。

原載於《建道通訊》181期,2015年10月,頁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