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生命與佈道事奉/廖炳堂

大使命是神的吩咐,它既是一種外在責任,也是信徒和教會內在生命成熟程度的指標。信徒從福音領受神無條件的大愛,在這愛的關係中繼續成長和經歷,由此熱衷與別人分享福音的大愛,因此,在這角度來看,「熱心佈道和事奉的信徒才是成熟的信徒」這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傳道人就更應該如此。

初期教會將傳道人的角色界定為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 (徒6:4),但自從三、四世紀修道主義興起,將禱告和「離世默觀」扣上某種關係後,祈禱和忙碌事奉之間的張力便成為歷代靈修史爭議不休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文嘗試探討二者的關係。

除掉內修與事奉的對立

強調默觀者會認為禱告的終點是人與神之間一種不可言喻愛的高峰經歷,因此禱告的進程乃離開受造物而邁向神自己,他們將靈修生活收窄在獨處和默觀內修的過程,認為忙碌事奉生活本身不能使人成聖,它只會使人分心、使人過份依附受造世界中有限價值的人與事,引起失序的牽動和急躁,失去單以神為樂那份寧靜深遠的愛。因此事奉只是一種付出,沒有靈修價值,完成活動後應盡快返回內修的生活,而禱告則是屬靈上的支取,因此在靈命的角度而言,默觀生活價值高於事奉生活。

福音派信仰強調大使命的實踐,就必須打破這種內修與事奉對立二分的理念框架。事奉固然不可脫離禱告生活,免得淪為無生命的活動主義(activism),同樣強調禱告的屬靈益處而一面倒強調入世的危險性和事奉的消耗性,也會促成不健康的自保心態,使內修生活淪為屬靈的自私主義。內修和事奉必須有機地溶合成一生活整體才彰顯出各自的意義。從靈修角度而言,我們應堅持事奉的靈修價值,在工作中我們操練各樣屬靈的美德,學習基督無私犧牲的愛。我們學習在事奉對象中遇見基督(太25:40),[1] 在工作中追求與使者基督(apostolic Christ)的情志融合。[2] 由此角度,事奉不但不會使人分心,反使人愛神之心得以表達和操練,事奉生命並不妨礙反倒成全了禱告生命。

一個溶合事奉的禱告生命,首要目標不是追求神秘默觀經驗而是學習基督無私犧牲的愛,積極投入大使命中。禱告的第一個向度是投入爭戰的向度,透過禱告將對神的愛化成具體的事奉行動,認定事奉為靈命的高峰表達,為著鄰舍的需要,積極追求擴大事奉領域,更大被神使用,禱告內容重點包括持守召命,認定眼前工作的屬靈價值;在工作中祈求察覺神的同在,事無大小成敗皆甘心盡忠做好;不斷學習仰賴神的供應,祈求與事奉相配合之恩賜能力和生命質素,例如開荒吃苦火熱的心志、追求更簡樸的生活等;在工作中透過禱告刻意追求各種屬靈的德行,如信心、盼望、愛心、智慧、公義、節制和勇毅等;更多警覺和掃除工作上的障礙,例如更願意靠神面對自己的軟弱、魔鬼撒但的破壞、和事奉對像的抗拒等。投入爭戰的禱告除了是為佈道事工種種需要代求之外,更重要在工作中抓緊上帝,學習與神同行,在神國度的工作中積極進取,不屈不撓。

讓安息退修平衡爭戰的禱告

我們在忙碌事奉中容易感到靈命枯乾乏力,原因之一是禱告生活中忽略了另一同樣重要的向度——安息退修的向度。安息退修的禱告目的是避免事工偶像化的陷阱,它帶給我們一個超越事工的視野和胸懷,禱告重點是將事工重新放在神人關係的範圍中檢視,包括再次認定神無條件接納的大愛,神看人的價值不在乎能力和成就;認定為神工作不能取代單獨親近神的時間,培養與神獨處之情;也學習在主裡休息,享受神,我們最終極的滿足感在於神而不是才幹、成就或人的掌聲;學習在壓力挑戰中不再靠己一力承擔,不再強迫自己扮演神的角色 (Let go and Let God);努力創造心靈空間,專注等候神,開放及敏銳神的感動和帶領;最後是生命重整,用上帝超越的視野來檢視工作、認識自己,重新較正心態、價值和目標方向。

原則上日常生活中的禱告生命應包括投入爭戰和安息退修兩方面,使我們既看重工作,但不為其支配,既願意投入人群面對種種壓力和挑戰,也可以超越苦難人間安息於上帝的心懷,但在成聖旅程中這不是一蹴即就,而是不斷學習的屬靈功課。在現實的事奉壓力下,軟弱的人性難免使人只見工作不見上帝,容易被眼前的工作困難和需要限制視野和牽制情緒,較難操練安息退修向度的禱告,因此我們需要刻意定期安排一個抽離工作場景的時間和空間,在退修中休養生息,親近神,對大使命的信徒而言,退修不是追求神祕經歷,而是重整生命,預備再上路。

 

[1] [太 25:40]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2] 相對於神秘主義者強調與隱秘的上帝或默觀的基督的融合。

原載於《播種人》67期,2002年6月,頁10-12。

[作者保留本文版權]

作者簡介

廖炳堂

副院長(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