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靈修神學的心路歷程/廖炳堂
我成長於一個傳統的基要派/福音派教會,而第一次接觸大公教會的靜修傳統是在1982年。當時收到一份生日禮物,是傅士德的《屬靈操練禮讚》,其中有關安靜獨處和默想禱告的內容使我大開眼界。
1988年我第一次讀神學,令我費解的是:神學院的核心課程幾乎沒有、也彷彿並不需要提及靜修獨處的靈修傳統,那一群身體力行、忠心活出「開荒、吃苦、火熱」精神的老師,卻又彷彿不需要甚麼「靜修文化」!
1994年我便帶著一連串問號到美國福樂神學院進修神學。我選擇了更正教的清教徒傳統——一個既強調神學、也強調默想的靈修傳統來研究,希望透過清教徒的經驗,可以整合理性的神學和默想靜修的傳統。其中的意外收穫是:這神學院的宣教學院竟就是靈恩第三波的神學大本營,使我有機會親自參觀魏格納(C. Peter Wagner)如何醫治長短腳,或柯瑞福(Charles H. Kraft)為學生進行內在醫治。於是我開始醒覺除了更正教和古典靈修傳統之外,這個只有約一百年歷史的屬靈追求傳統的影响力實在不容忽視。
二十一世紀無疑是嚮往和追求屬靈經驗的時代,但也營造一種輕視神學教義的文化氣候。在不少大學甚至神學院中,「靈修神學」的課程已被「去神學化」而變成「靈修學」。更正教出版界引進不少天主教、東正教靈修傳統的作者,都似乎不在意要交代其背後之神學理念和福音信仰之異同。我們實在需要像清教徒一樣,有廣大的心胸去接觸不同的靈修傳統之餘,更要有穩固的釋經和神學基礎去分辨和過濾。
註:本文詳盡版請參看我的【靈修神學】(頁xxvii~xxxii)「導論:福音派靈修神學的尋索」。
原載於《建道通訊》154期,2009年1月,頁7。此網站版本經作者修訂。
[作者保留本文版權]
作者簡介
廖炳堂
副院長(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