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 月 1 日
「福音派靈修」作為屬靈傳統和學術科目的現況和發展評析/廖炳堂
本文旨在引介及評析「福音派靈修」(evangelical spirituality)在北美至今最新的發展和趨勢,包括福音派靈修作為具歷史性之屬靈傳統的討論和認受性,它和其他靈修傳統的異同和關係,並它作為學術科目(academic……
2021 年 1 月 1 日
教會中興起的女性講道聲音(Voice)──北美的當代講道學帶給亞洲華人教會之啟發/蔡慈倫
作者採用講道學方法論,把焦點放在「女性講道者」這個要素上,整理出當代講道學討論中所涵蓋的一些重要內容,期待藉由此論文能喚起華人教會對這個主題的關注,進而帶動學者能從各個不同領域對這個主題的研究,以補足亞洲華人教會在這方面的不足。…
2021 年 1 月 1 日
藍調宣講—活於失衡的調子中 / 黃詠貽
本文主張藍調宣講,改變了每個宣講者的凝視向度。在世界與聖經種種黑暗、不和諧、失衡之中,藍調宣講讓每個獨特處境下受創的基督社羣,仍能在共同宣講時,認知「神在其中」的信息。藍調宣講因而賦權予每個基督羣體,一同凝視那存於世界的黑暗、福音的應許,與延遲的解放之間的失衡,並拒絕跌入絕望之中。…
2021 年 1 月 1 日
淺析「勞里環」的理論與實踐──主要以講章〈上下樓梯〉為例 / 何啟明、王北雁
勞里環」是勞里 (Eugene L. Lowry) 所創建出的一種講道方法,是「新講道學」所提倡使用的講道形式之一,屬於敘述式講道的範疇。蔡慈倫認為,單單告訴其他講道者有關新、舊講道學之間的「原則性的描述」是不足夠的,他們需要「更具體的說明」。本文將解說、分析及評估「勞里環」的每一……
2021 年 1 月 1 日
The Theological Spatial Turn on Built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on the “Hong Kong 2030+” / Edward Lo
This paper is inspired by the insights accumulated in the theological spatial turn on built environment in the past decades in particular the visions and concepts to be pursued in…
2021 年 1 月 1 日
宏大設計抑或是巨大迷思──霍金的科學能解釋一切嗎? / 關啟文
霍金認為科學能解釋一切,這也墮進了科學還原論的陷阱。霍金提出三個我們需要解答的存有的問題,作者同意這點,但作者論證他的思想並不能圓滿解答這些問題,反而有神論能提供更好的答案。…
2020 年 7 月 1 日
華德之革命的基督教思想與民國基督教的廢約運動 /曾慶豹
本文以華德(Harry F. Ward)提出的革命的基督教作為社會福音在中國現實中的具體回應和實踐,作為研究的問題意識。
2020 年 7 月 1 日
上海靈工團——戰時發起的五旬節派合一組織(1941-1949)/葉先秦
上海靈工團(Shanghai Federation of Pentecostal Churches)是中國五旬節派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集數十餘間教會組合而成的聯合組織;本文擬從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基督教合一運動與自立運動的意義以……
2020 年 7 月 1 日
香港五旬節會——土生土長自立教會的華洋關係(1907-1926)/戴觀豪
本文以香港五旬節會為研究個案,聚焦於該會創立後首二十年,即莫禮智領導時期(1907-1926),探討該會複雜的華洋關係。
2020 年 7 月 1 日
傳承與發展——香港宣道會的奠基過程 (1949-1953)/何明章
本文記述和分析香港宣道會的奠基過程。事情由1949年開始,當時中國內戰已進入最後階段。因應局勢發展,宣道會決定關閉所有中國工場,並指令西教士撤離中國。然而,有十數名西教士不願離去;他們選擇逗留香港,與大陸教會保持聯繫,透過書信及《聖經報》幫助內地信徒成長。…
2020 年 7 月 1 日
現代華人教會神學家滕近輝牧師之普世差傳宣教觀/蕭錦華
本文爬梳滕牧師的專書、論文、講章、牧養感言、回憶錄及訪問等載述,考察他從六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各時期推動本地海外華人差傳事工過程中形成發展的普世差傳宣教觀念,以及影響其觀念發展的基督教歷史和時代背景包括諸信仰運動思潮,揭示當代華人教會普世宣教神學思想發展之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