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 月 1 日
教會聖殿藉着和好福音的榮耀擴展(林後五∼六章)/劉主生
「你們就是神的聖殿」是保羅在哥林多後書的末世教會觀。儘管不少學者 認為保羅的聖殿羣體觀念主要受了猶太傳統的影響,然而卻忽略了在希羅世界……
2017 年 10 月 1 日
作敬虔人/高銘謙
提摩太前書六章3-10節中,「敬虔」出現了三次:我們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與那合乎敬虔的道理(3節)、他們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5節),以及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6節),因此,敬虔是整段經文的主題。到底甚麼是「敬虔」呢?…
2017 年 7 月 1 日
從山上寶訓看門徒與公民責任——路德與潘霍華的觀點/李文耀
文章特別選用山上寶訓作為切入點,目的是要顯出信仰的正統性與出於正統信仰的實踐都在宗教改革的議程內,並且隨着時代的轉變有所更新變化。本文嘗試通過分析馬丁‧路德與潘霍華的思想,指出後者如何在他的時代裏貫徹宗教改革者的精神,同時又突破了傳統思想的限制。…
2017 年 2 月 1 日
慎防「法利賽人化」/高銘謙
大兒子,才是浪子比喻的主角。 「父親對他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路十五31-32)……
2017 年 1 月 1 日
Gerhard von Rad and Brevard S. Childs: The Th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Genesis 22/Ko Ming-Him
This paper aims to describe, compare, and evaluate the the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of Genesis 22 offered by Gerhard von Rad and Brevard S. Childs. Von Rad applies a typological…
2017 年 1 月 1 日
感官動詞在約翰福音的神蹟敘事中之功能/王觀惠
在希臘修辭學中,訴諸感官是一個常用的修辭技巧。這技巧的使用是為要透過激發讀者的想像力,將所描述的事件生動的帶到讀者的眼前,並藉此增進這些描述的說服力。本文的目的是要探討一個在研究約翰福音的神蹟敘事時,為學者所忽視的……
2017 年 1 月 1 日
亞伯拉罕的「義」——創世記十五章6節的分析/陳維進
本文旨在指出創世記十五章6節亞伯拉罕的「義」(צדקה)除了是指被宣告為義、被賜予歸算的義、關係、身分等的解釋之外,它能以「正確」來表達。因此,「亞伯拉罕相信上帝」的行動就被上帝當作是「正確」的行動,以回應上帝和祂的應許。…
2017 年 1 月 1 日
The Woman in Ecclesiastes 7:23-8:1: The Women of Solomon or the Women of Samson?/Shirley S. Ho
This article will suggest the type of woman Qohelet might have observed in his study. While earlier studies associate this passage with Solomon's womanizing, this article w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