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得救永遠得救 / 郭鴻標

本篇文章主要探討「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課題,文章有七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希伯來書六章4至12節的解釋,第三部分從教義歷史看「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討論,第四部分從《多特信條》、《威斯敏斯特信條》看「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討論,第五部分「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迷思,第六部分「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正解,第七部分總結。…

邊緣、多元族羣與基督—以民國時期宣道會在川黔東陲的傳教行動經驗為考察中心(1921-1934) / 倪步曉

四川東南與貴州東北部的交界是位於偏遠山區,由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基督教宣道會首次派遣傳教士來到這裏,將基督教信仰傳給漢、苗等多元聚居族羣,並且常駐開展傳教活動。…

【院長的話】必有出路、必有指望:神啊,祢就是我們的指望 / 蔡少琪

在過去三年,香港面對何等大和艱難的風浪。內地教會和各處的宣教工場,也面臨許多折騰、艱難和未明朗的挑戰。在這段風浪的歲月,我們一班建道同工可以為主作見證:神用不離不棄的愛、恩典和憐憫保守了祂的神學院!…

【牧人視野】神學與教會 / 李文耀

在一個撕裂、支離破碎的世界中,教會需要返回信仰的開端,重新思考上帝在基督裏啟示自己所謂何事!

【建道人建道情】我又下崗了 / 梁家麟

1984年,經當時期的教務主任洪同勉牧師引介來學院教授「中國教會史」一科;1985年,獲張慕皚院長邀請成為全職教師。在意識與不覺之間,便度過了37個歲月。…

【建道人建道情】馮耀榮牧師專訪

在過去三年,香港面對何等大和艱難的風浪。內地教會和各處的宣教工場,也面臨許多折騰、艱難和未明朗的挑戰。

【建道人建道情】張美薇牧師專訪

1980年,一位剛從香港大學畢業的年青人,負笈海外,追求學問。

【建道人建道情】黃玉明博士專訪

除了馮牧師和張牧師於本學年結束後退下全時間教學的崗位外,黃玉明博士也會在9月的新學期起轉為半職老師。

【院長的話】疫情、折騰、冷戰:帶著使命,與神與人,逆風前行 / 蔡少琪

無論得時不得時,建道人堅持事奉,堅持愛神愛人,堅持有異象有使命有愛心!堅持與神同工的人是何等蒙福!

【牧人視野】你決定留港嗎?/ 麥耀光

在過去一、兩年,香港市民在移民潮的衝擊下,面對去留的抉擇。因此,去或留成為不少家庭一個重要的討論……

兩個服侍基層的校友專訪 / 訪問及撰文: 葉松茂

疫情爆發,最困難的當然就是香港的基層家庭,所以今期學院的通訊特意走訪了兩位建道校友,都是極有佈道心志,開荒、吃苦、火熱,做社區福音工作,特別是基層的服侍。…

忍耐與盼望(詩篇130:1-8)/ 郭鴻標

「假設世界原來不像你預期」,你會以甚麼態度生活呢?你有沒有覺得需要停下來重整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