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同行:MA同學分享

選擇報讀MA是希望用一年時間去思想未來的方向,亦可以在知識上有所建立。

校園生活點滴──學生會/何曉昕

面對大量的突發情況及臨時轉變,作為學生會倍感壓力。當中最為困難的,是與職務及現實限制之間的無力感共處。當時學生會只維持日常事務運作,就是透過網絡,通知和協調同學與校方之間的意見………

論謙卑/高銘謙

謙卑是生命的流露。與仁愛、喜樂、和平等品格果子不同,這些可去追求,靠著聖靈的力量而增長。謙卑呢?若我們太重視,反而會失去;若我們重視神,它卻會來到我們身上。…

【院長的話】栽培新一代的敬虔先鋒 / 蔡少琪

我們處於一個世界和香港都非常動盪的時代!無論是因疫情、經濟、撕裂、冷戰的風聲或香港政治新處境,許多人的內心都充滿不同的徬徨、憂心,甚至有些人更常常感到深層的失落、悲憤、痛心和絕望!…

【爾道自建運動】在亂世,爾道自建 / 高銘謙

我們都被困在亂世,任何人都無法獨善其身,正如詩篇的詩人也是一樣:「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水雖匉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

【建道人係我】余毓繁:永不停步的主僕 / 採訪:葉松茂

今期我們訪問了建道神學院的董事會成員余毓繁先生。余弟兄自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一直在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聚會……

疫情下的校園生活/黃天逸

我們都被困在亂世,任何人都無法獨善其身,正如詩篇的詩人也是一樣:「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水雖匉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

【牧人視野】在美國教會歷史下的「政教分離」概念/郭鴻標

「政教分離」是一個需要被詳細解釋的概念,本篇文章只是集中於1801年美國康乃迪州(Connecticut)丹百里(Danbury)浸信會聯會去信剛獲選美國總統的多瑪斯·傑弗遜(Thomas……

建道頒授榮譽神學博士予胡欽牧師

胡欽牧師生於1931年,在國共內戰時逃難到港,在北角定居,並與神相遇,成為宣道會北角堂第一屆洗禮會友……

長洲小島神學主日──學神之路! / 梁國強

一年一度的長洲區六間教會的神學主日,於10月份已進行了,按著傳統,一年班的新生都得參與,每人都需走訪這小島其中的兩間教會。

傳説中的海南雞飯 / 曾立華

滿了35歲的西環堂(西宣),誕生於一個歷史時刻──上世紀80年代中英談判、簽署聯合聲明的期間。當時不少港人憂心前景,移民潮湧現,到底是開設新堂的時機嗎?今天讓我講講西宣成立的「掌故」。…

教會中興起的女性講道聲音(Voice)──北美的當代講道學帶給亞洲華人教會之啟發/蔡慈倫

作者採用講道學方法論,把焦點放在「女性講道者」這個要素上,整理出當代講道學討論中所涵蓋的一些重要內容,期待藉由此論文能喚起華人教會對這個主題的關注,進而帶動學者能從各個不同領域對這個主題的研究,以補足亞洲華人教會在這方面的不足。…